“说一千,道一万,养老金这个事儿,还得单位缴费负责一部分,要不然全由自己掏腰包,真真不划算,还不如不交!”
提起缴纳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是吐槽的“重灾区”,他们主要纠结的是自己缴费的金额不仅仅要进入个人账户,还要被“充公”,进入统筹账户。
这样算下来,总觉得不如单位缴费划算,实质上,员工在单位里承担的所有人工成本都是劳动所得,也就是说,单位缴费的部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为了领到更多的养老金,不少人开始独辟蹊径,迷信“退休前一年,把缴费档次从60%改成300%”,期望通过一年的“冲刺缴费”,换来养老金的大涨,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下面【社保精算师】用数据为你深度解析:
01、数据测算:缴纳最低档次最低年限的养老金
近日,我群里的粉丝又开始问,退休前一年缴费档次从60%改成300%,养老金能涨多少?显然,多缴多得,但是多领多少,是否值得,需要数据分析。
首先我们测算一下,一直缴纳最低档次(60%档次)15年,养老金能领多少钱,然后再测算一下,前14年按照最低档次缴费,第15年按照300%档次参保,养老金多少钱。
最后看一下这两者之间的投入与汇报,就可以得出是否划算的结论。下面我们先以大连一名灵活就业人员为例,从2024年到2018年参保缴费15年,然后2021年年底退休,养老金计算如下:
假如此人为男性,且忽略个人账户的利息,个人账户养老金=34526/139=248元,基础养老金=8234(大连2020年社平工资)*(1+0.6)/2*15*1%=988元。
经过测算得知,此人在大连养老金为1236元/月,自己总共缴费86316元,5.8年即可回本,如果再加上个人账户利息、每年上涨,真正回本年限比这个数据还要短,是划算的。
02、测算数据:最后1年改交300%档次的养老金
研究完计算公式之后,有网友询问,缴纳养老保险有没有“拐点”,就是说在某个点之后,养老金会大增,比如说退休前一年的缴费到底有多重要。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网友们各执一词,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用数据说话,假如说上面的案例中的主角时光“穿越”回2017年,他改变了缴费模式:
在2018年也就是说参保第15年不再以最低档次缴费,而是选择最高档次缴费,养老金会不会翻倍,甚至直接涨1000元呢?
同一个人,同样的缴费年限,同一个退休时间点,只因最后一年缴费基数发生变化,养老金的计算结果截然不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45588/139=328元,基础养老金=8234(大连2020年社平工资)*(1+0.76)/2*15*1%=1087元。
两者相加是1415元,6.7年即可回本,这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再加上个人账户利息、每年上涨额,相信大概6年即可回本。
03、最后一年冲刺缴费值得吗?
上述数据分析中,是以15年缴费为例,通过对比全部是60%档次参保与退休前一年改交300%档次,得出养老金增加了179元。
为了这多增加的179元,我们多花了27654元,值不值得呢?这可谓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了,不值得的人会觉得回本年限长,且降低生活质量,不划算。
可值得的人却说,养老金以后每年涨得会多一些,毕竟多缴多得多涨,所以,如何抉择大家自己定,只不过,别因此后悔就行。
养老保险缴费是一个持续的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没有什么拐点。上述测算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告诉大家,即便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也是划算的,另一个是告诉大家,退休前提高到最高缴费档次,还需慎重选择,个人觉得没必要。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退休前一年,你会豁出去交最高档次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