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多家长都有过为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查的经历,然而事实上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查”,可能并不靠谱。
国家卫健委反复发通知,儿童体检不得做“微量元素检查”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监督执法工作,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严格规范儿童微量元素检查工作,不得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非诊断治疗需要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又一次将“微量元素检查”在儿童体检中叫停。
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在2013年国家卫健委就发布过通知,明确提出“非诊断需求,不得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这一次卫健委又一次通过通知进行强调,可见微量元素检测仍然在泛滥。
对于微量元素检测,很多家长应该都并不陌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介绍,所谓的微量元素即为在人体内含量小于0.01%体重的矿物质,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其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却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孩子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铜会皮肤粗糙等等,所以之前有些机构在对儿童进行体检时,往往会将微量元素检查作为其中的一个必查项目。
而很多家长也对这个检查非常热衷,一旦孩子表现有点异常,比如身高不理想、睡觉夜醒、头发发黄等等,就会疑神疑鬼,非得要做个微量元素检测,以弄清楚孩子身体里到底缺了啥。
更有甚者,商场的有些母婴店也在免费开展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用一个简单的仪器测试后,告诉家长孩子缺某种元素,需要购买某种营养产品进行补充,而家长们在“科学检测”的恐吓下,很容易上钩。
微量元素检测没那么靠谱,家长别交“智商税”
之所以国家卫健委反复对微量元素检测进行明确要求,恰恰是因为微量元素检测存在的众多先天性问题,可能并不像一些家长想象中那样靠谱。
首先微量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分布,很难正确反映出身体内微量元素的真正状况。不同的微量元素在不同的身体器官内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比如孩子体内的钙元素,几乎99%的钙都被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只有1%的钙以游离或者是结合状态存在,通过血液检查的结果很难说明真正的问题,所以医生在对孩子进行标准检查时,往往会查25羟基维生素D,而非通过抽血检查。
其次在早期的微量元素检测中,主要是通过头发或者是扎手指的方式,一方面标本采集可能不正确,另一方面容易受到污染,影响到孩子微量元素体检的最终结果。
最后,目前在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标准含量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家长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孩子购买食用补品,往往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花钱无异于交了“智商税”。
避免过度补充微量元素,家长不要太焦虑
其实按照目前大家的平均生活水平来看,只要家长正常给宝宝合理添加辅食,孩子身体的各项指标也通常都在健康范围内,一般是不会缺乏微量元素的,即便是大龄儿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饮食,做到不偏是不挑食,也能满足身体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
如果家长盲目地为孩子补充微量元素,造成过量,反而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孩子补钙过量会对消化功能造成影响,为孩子补铁过量会诱发胃肠出血,乃至于出现急性铁中毒,影响到孩子的心脏和肝脏功能,出现生命危险等等。
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关心则乱”,因为太焦虑而去相信所谓的“微量元素检测”。
如果孩子的身体情况一切正常,发育速度也处在合理水平,那么家长大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不用过度紧张“病急乱投医”,只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常规体检项目即可。
老苗结语:
从检测方式到检测结果,“微量元素检测”都不足以为人所信,在国家卫健委已经明确通知的情况下,我们家长一定要多上心,在带孩子体检时多多注意,避免交了“智商税”。
今日话题:你曾经带孩子做过“微量元素检测”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