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中国梦•践行者】新广州人江冰:用年轻人和互联网传播广东文化

发布者:张楠
导读“广州具有一种务实、平和、低调、行动派的定力……”学者、作家、新广州人江冰说—— 回到广州,我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摘要 广东文化是对中华文化有意义的补充,广东文化的海洋性、契约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本土文化是指由这座城市焕发出来独特的文化风采和文化魅力等,不代表只是传统的、古老的。 从福州到南昌、从深圳到广州;从学者到媒体人,再从媒体人回归高校,人称“移民教

回到广州,我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广州具有一种务实、平和、低调、行动派的定力……”学者、作家、新广州人江冰说——

回到广州,我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摘要

广东文化是对中华文化有意义的补充,广东文化的海洋性、契约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本土文化是指由这座城市焕发出来独特的文化风采和文化魅力等,不代表只是传统的、古老的。

从福州到南昌、从深圳到广州;从学者到媒体人,再从媒体人回归高校,人称“移民教授”的江冰,最终在广州落地生根。如今,在广州已经生活了15年,依旧不太会粤语的他,却将广州作为了自己的“精神故乡”,并倾力推广广州的本土文化。

在新广州人江冰的眼中,广州历来都像是一个码头,“她的特点就是五湖四海,所有人流、物流、人才、财富、资源、物产都在这里交换,所以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千年商都的港口特点。改革开放的近几十年,越来越多人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融汇在这里,新城和旧城,古老和现代在此自然交汇。”

江冰说:“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是十分珍贵的,也是其他许多城市无法比的。我决心要用我的余生,为推广广州本土文化花点力气。”

策划:记者 张英姿 陈红艳 陈琦钿

采写:记者 王娟 实习生 胡霜月

【我为广州 广州为我】

捍卫本土文化的“移民教授”

主持《广州文艺》栏目说广州人和广州事;在高校做与广州文化相关的课题;走遍广州的各个角落去发现记录;在朋友圈推广广州本土的各种美……在身边人的眼中,“新广州人”江冰是一个比广州人更爱广州的文化人。

2016年,江冰主持成立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并任首席专家,积极投身推广广州本土言说。作为扎根广州的学者,他以推动广州本土言说作为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早在2010年起,他就在写这方面的文章。他总强调,“广州文学在北方看来是文化沙漠,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珠三角文化,这也给我动力去推动广东文化的提升,讲广州的故事。”

对广州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都市文学、女性文学、小女人散文等,江冰格外偏爱。“目前,广东省文学艺术创作基本按北方文化的标准,很少有广州本土的标准,所以我要坚持做本土文化,这是我的历史使命,我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做这件事情。现在谈‘文化自信’我也会从广州提起。”

他认为,如今外来文化充斥眼球,如果失去了对本土文化的支持和尊重,传承可能会在这一代断掉。“我非常坚定地认为,广东文化是对中华文化有意义的补充,广东文化的海洋性、契约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例如古代中国是重农抑商的,但是广州,对于商人是重视的;‘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在广东人中很久之前就不强烈,广东人鼓励自己的孩子闯出去,这种海洋性造就了广东人的实力。”

城市的生活味吸引他落户生根

2016年,江冰的新书《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引起了不少新老广州人的共鸣。他在书中写了不少自己多年来对广州的认识:“广州是一个适合生活、有亲情、有足够包容性的城市。”

在不同的城市里不停迁徙的江冰,一直认为自己没有故乡。2003年,江冰来到了广州,在这里,一直漂泊的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广州,我有一种安定的感觉。”

江冰说,广州给他的感觉更为宽厚仁和。这座城市的务实、包容和从容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契合感。

他深深体会到,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来说,广州这座城市生活的门槛比较低,生活的心态比较好。“至少我来广州买得起房子,可以有条件拥有自己的房子,以及自己喜欢的生活。”江冰说,在他生活的社区里,无论是身家千万的人还是普通的市民,都能在一个大排档里吃饭。“人与人之间相对平等,相对尊重隐私,阶层观念不那么明显,处处有美食,大排档也不比五星级酒店差;这座城市有浓浓的平民意识,很亲切。”

2005年,他曾对30个教授就“为什么来到广州”做过问卷调查,得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财政收入较为集中,工资相对较高且稳定;二是广州是比较注重隐私的地方,单位之间的距离相对宽松,人与人之间彼此保持距离,社区概念较大;三是广州的体制对人的束缚相对比较宽松,人不会觉得被管得太死等,这奠定了广州是一个适合生活、有亲情、有足够包容性的城市。

名家简介

江冰,原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为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东财经大学80后文学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有《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当代文学的三次浪潮》《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等。其中主持广州市社科联重点基地与多个重点委托项目,均为专门研究广州都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花开有声 大美有道】

用年轻人和互联网传播“本土文化”

江冰也有担忧: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本土文学固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正在一点点丧失。

“本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谓的根系就在这块土地上。”为研究广州本土文化,这位“移民教授”的足迹遍布了广州的角角落落,每到一处也必会留下文字,或是笔记文章,或是朋友圈里的美食美文。他坦言,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在保护本土文化,但是各方面的传播力度仍不理想。“例如粤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不大,受众面小,这是值得深思的。”

江冰认为:“本土文化是指由这座城市焕发出来独特的文化风采和文化魅力等,不代表只是传统的、古老的,文化也是需要描述的。但我们表达得还是不够!”例如在电视节目方面,这种文化的影响还是不够大。他觉得,广州在传播方面还是十分有优势,如海外说粤语的庞大华侨群体,就为广州文化传播奠定了十分强大的基础。

因此,江冰建议,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要在年轻人里大力传播。如在教育内容掺进本土文化,不论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教育,使本土文化多种途径进校园,让孩子们提前认识和接触这些东西,同时培养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二要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本土文化。“现代人是十分需要体验生活、需要慢生活、需要心灵鸡汤、需要精神抚慰的,所以这些都可以成为传播手段。而且城市推广永不过时,任何时期都应该做好。”

对话

守住自己的本土、自信心及特色

记者:对于大家给您的“新广州人”标签,您认同吗?

江冰:我很认同,这就是我的归宿。我来了这里,有很多人说我比广州人更爱广州。我觉得广州具有一种务实、平和、低调、行动派的定力,无论何时,都能将自己的事做好,落到实处。

记者:在青少年方面,您觉得本土文化传播有什么不足吗?

江冰:例如粤语。在广东,能说粤语的本地人越来越少了。我觉得可以借鉴上海,几年前就提出从娃娃抓起,学会上海话。如果失去方言,就没有粤剧可言了。

记者:您对新广州有什么寄语吗?

江冰:我觉得未来的广州依然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各种指标的束缚发展。但是在全球化大环境的冲击下,需要我们守住自己的本土、自信心及特色,我觉得广州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