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王倩、通讯员蔡珊珊报道:饶宗颐19岁成为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最年老的纂修,打下深沉的学术根基;21岁欲随中大西迁云南,因病滞留香港,与中大人友情不时;一别故校三十载,又因中大盛邀重归家乡;与中大教授同游国际博物馆,考古研讨又攀顶峰……“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中山大学对我的终身都有影响。” 饶宗颐先生与中山大学的情缘绵延终身,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这位自学成才的一代宗师,深情地将中大当作本人人生中的重要肉体家园。
1935年,应中山大学时任校长邹鲁之邀,19岁的饶宗颐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彼时,他的父亲饶鄂逝世,饶宗颐承父遗志补修《潮州艺文志》。他在中心刊物《禹贡》上宣布了多篇文章,惹起学界高度关注。彼时,邹鲁创立了中大广东通志馆,委任著名学者温丹铭为主任。温老先生随即推荐饶宗颐,将这位他赏识的少年英才聘入馆中。
事先中大广东通志馆的藏书量位列全国第二。饶宗颐说过,那段工夫他简直将一切馆里珍藏的中央志都看过,留下深入印象。跟随饶宗颐30多年的先生、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初级研讨员郑炜明说,在中大编纂中央志的这段阅历,关于饶宗颐后来学问多面开花起到根底性的影响。后来饶宗颐编写出《广东易学考》,就得益于此时丰厚的中央志藏书材料。
1939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推荐下,饶宗颐被聘为中山大学研讨员。事先广州已为日军占领,中山大学自愿迁往云南澄江。饶宗颐决计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
1949年,饶宗颐移居香港,周游于日本、欧洲、西北亚等多国遍访古迹,与中大容庚、商承祚、詹安泰、冼玉清等教授时有诗书酬酢。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三十载。直至1979年,中大召开中国古文字研讨会,盛邀饶宗颐作为首位境外学者与会,时年62岁的他刚才再归故校。
次年,饶宗颐在中文系教授曾宪通陪伴下到全国作学术调查,走访了11个省市,观赏了33个博物馆,先后合著出版《云梦秦简日书研讨》《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讨》《楚帛书》等考古著作。
尔后饶宗颐重回中大愈发频繁:宣布学术演讲、与中大教授共同展开研讨、编辑书目……1993年筹编《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曾宪通任编委会主任,中大文史哲诸系教员多有助力。
饶宗颐后来将他用过的四万多册珍贵的线装书保管在香港大学,并于2002年建成饶宗颐学术馆。学术馆馆长、香港大学教授李焯芬泄漏,该馆近期正与中山大学协作,在广州增城树立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饶宗颐学艺研讨中心,对饶公的国学、史学、艺术学等展开全方位研讨。
中大校园不少修建都留下了饶宗颐的墨宝:“陈寅恪新居”颇具篆法意趣的五个字,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丰富堂内手书“芙蕖自洁、兰若自芳”……十多年前,正值中山大学八十周年校庆与饶宗颐米寿,他怅然挥毫“岭学辉光,开来继往”。“饶宗颐先生不断很想念中大。每逢我到广州出差途经中大,他总会吩咐我给姜伯勤等中大教授带个口信。”郑炜明说,饶宗颐有一件常挂嘴边的憾事,就是没能与陈寅恪教授在中大做同事。
2014年11月2日,适逢九十周年校庆,中大向这位与她有着八十年学术情缘的游子颁发了“陈寅恪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