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强冷空气的到来,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雪,其他地方也都大幅度降温,不少地方降温超10℃。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对猪肉的消费明显增加,这也刺激了猪肉的走货量,猪价也因此而抬升。
很多人好奇,此次猪价上涨的原因真的是消费刺激?不是市场又缺肉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01、猪价“窜天涨”
10月份前,生猪行情一直不是太好,尽管6月份时猪价曾反弹到17.41元/kg,可没多久猪价又开始下滑,且到了9-10月初时就已跌至10元/kg大关,行情可谓低迷。
然而,经过20多天的上涨,如今生猪均价回涨至17.09元/kg,一个月涨了6.8元/kg。而随着猪价走高,猪农的收益也增多了800元左右,养猪终于不再亏本。不过保本并非猪农的目的,大家希望接下来利润更高,这样养猪才更积极。
近期猪价上涨,主因就是市场消费端的消费利好。近段时间,市场“囤肉潮”来袭,不少人购买猪肉灌制腊肠、腊肉,也有人买回家放冰箱里存着。而在需求增加的同时,大肥猪需求紧张,标猪价格也被拉动上涨,因而带动了猪价。
从监测的28个地行情来看,北方地区受降雪、降温以及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生猪的运输比较困难,屠企的收猪受阻,只好选择涨价,但涨幅有限。如东北反弹0.1元,行情为16-16.4元/kg;华北反弹0.1-0.2元,主流为16.3-17元/kg;西北反弹0.1-0.45元,行情为15-17.1元/kg。
可见,北方普涨0.1-0.2元,不少屠企已试探着下调行情。而在南方,因近期腌制腊肉、腊肠的人多了起来,市场的走货明显增多,因此其价格涨幅更大。
如华东反弹0.3-0.5元,主流价为17.2-18.1元/kg,其中江浙沪三地均已突破9元大关;华中反弹0.3-0.4元,主流为17.2-17.3元/kg;华南反弹0.4-0.6元,行情为16.8-17.7元/kg;西南反弹0.3-0.45元,主流为17.1-19元/kg,其中川渝两地猪价为18.95-19元/kg,为全国最高,主要是当地的白条猪走量增多,行情持续走高。
02、市场又缺肉了?
不少人认为,此次猪价走高的原因是缺肉了,不然为何短期内涨幅这么猛?其实并不然,9月份屠宰量为2509万头,10月为3023万头,同比均上涨95%以上,10月份更是达111%。可见,猪肉产量大增,市场并不缺肉。
但至于为何上涨,主要是受下面几个因素所致。
1、惜售
从10月份开始,猪农就开始了一波惜售,就算猪价猛涨,也不愿意将手里的生猪卖出去。那些猪贩子为了收猪,自然是只能逐步抬高报价,部分地区已给出了9元的行情,但仍然没有多少猪农卖猪。
在很多人看来,接下来猪价将迎来“上涨潮”,最少要涨到10元,到时候利润只会更高,如果现在卖猪就要亏损,因此大家不愿意出售。
2、囤肉需求
近日,受部分地区“卫生事件”的扩散,使得居民出行受到了限制。尤其是蔬菜价格持续走高,这也让人们对猪肉消费意愿更高。
同时,因官方鼓励多吃肉,也让人们的“囤肉心态”增加,结果纷纷购买猪肉回家。而市场上的肥猪肉也因此而偏紧,使得行情跟着上涨。
3、寒潮来袭
近日,南北多地迎来了降温、雨雪天气,特别是北方多地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而这场寒潮的来袭,自然是增加了猪肉消费,再加上今天是立冬节气,北方又吃饺子的说法,同时又迎周末,更是让猪肉销量大增。
受这波提前消费的影响,猪肉价格已陆续涨回15元以上,笔者家乡的乡镇超市,猪肉就已涨至18元一斤。
随着猪肉行情走高,市场的消费需求疲软,且透支了未来消费,恐怕接下来猪价上涨幅度下降,预计中下旬开始,猪价将在8-9元之间波动,突破10元并不容易。
03、养猪并不乐观
目前生猪市场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如生猪产能过剩的现象依旧存在,从3-10月份,规模化猪场的仔猪量每月都为3000万头以上,再加上还有一半的中小养猪户,仔猪产量更高,这表明接下来半年内,生猪出栏量仍然偏高。
目前母猪存量为4456万头,比起正常保有量多上6%,而生猪存栏为4.39亿头,可能产能仍然不少。
而如今的饲料价格却在持续跟涨,受玉米、豆粕价格上涨的影响,饲企也纷纷上调了50-150元/吨,可见养猪成本有所加大,接下来的养猪形势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