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枝江王钻王多少钱一瓶(浙大第二轮)

发布者:丁原
导读近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为导向,“双一流”建设学科将为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

浙大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一览

近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为导向,“双一流”建设学科将为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大学2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今天,我们就向大家简要介绍首轮18个学科的建设情况和第二轮新增3个学科的特色情况。

化学

01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学科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和化学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新增国家级人才35人,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强基计划”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入选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02

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在无机离子聚合及生物矿化、单分子精准测量和绿色催化等领域连续取得原始创新突破,7项成果发表于Science和Nature;提出“无机离子寡聚体及其聚合反应”新概念;将数百纳米尺度的无定形碳酸钙颗粒成功融合为毫米尺度的具有连续结构的宏观块体材料;发明了对溶液中单分子化学反应进行成像的显微镜技术,实现超高时空分辨成像;设计构筑“分子围栏”多相催化剂体系,在70℃的温和条件下将甲烷高效率转化为甲醇,达到本学科领域当前最高水平;利用氧化石墨烯纤维的二维基元结构和大体积收缩动态特性首次实现宏观材料的精确可逆融合与分裂。

03

成果转化服务国家亟需

通过校企合作攻关,推动芳樟醇与柠檬醛系列香料和维生素系列产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我国重要香料和维生素从依赖进口到主导国际市场的转变。发现沸石表面存在高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冠,研发紧急止血产品,获批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建成全球首条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十吨级生产线,相关产品获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颁发的全球首个产品认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明特等奖。

生物学

01

打造生命科学创新特区

聚焦“逆境与适应生物学”前沿问题攻关,揭示了RIPK1切割位点变异导致自身炎症疾病的分子机制,肿瘤外泌体在宿主固有免疫失衡中的重要作用及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经典致癌通路HER2-AKT的天然免疫识别调控以及肿瘤免疫、感染免疫和细胞衰老功能;阐明了CD4+T细胞嘌呤代谢紊乱如何导致焦虑症状,癌症发生的新调控机制和癌症靶向治疗的新思路等,发表CNS论文4篇,CNS子刊75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02

突破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

承担和执行国家空间科学微重力条件下干细胞成骨分化机制研究任务,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太空环境下成骨机制,为解决人类太空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在PNAS,Nat Commun等国际期刊发表成果;建立了基于干细胞的疾病诊疗平台,针对“遗传性耳聋”“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难治性免疫疾病”首次建立患者iPSC细胞系开展诊疗研究;与企业合作建立临床应用级的围产期干细胞培养体系。相关成果获国家专利6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3

探索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

以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实习基地为依托,探索野外实习教学新模式。先后与华东地区19所高校建立全国开放实习,联合台湾高校联合开设两岸实习课程,与美国与欧洲知名高校合作开设“东亚−北美植物间断分布及生态野外实习”和“中欧联合植物学野外实习”课程,以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控制实验样地,以及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公顷大型森林长期监测样地。

生态学

01

打造品牌“金课”

制定本科通识课程和大类课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案,承担全校生命科学知识科普教育的使命;建有“植物学”等3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生物化学”等3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生命科学导论”等4门国家精品课、2门虚拟仿真实验金课等;创新本博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强基计划”,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02

专注大熊猫研究与保护

学科长期专注国宝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并积极开展大熊猫文化挖掘创新与传播探索。在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发文阐述大熊猫四川和秦岭亚种杂交将导致远交畸形衰退机制,相关成果指导大熊猫配种繁殖,遗传畸形率大幅降低。创作《熊猫中国》文学剧本并改编成《我从中国来之熊猫泰山》电影剧本,获国家电影局立项,其设计主形象“熊猫泰山”被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用为吉祥物“同同”,并设大熊猫展项。

03

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领域进行开创性探索

提出“五驾马车齐驱”理论,成为全国该领域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承担全国50多个乡村振兴规划项目,湖北省枝江市规划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专家评审的县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编制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基于该规划的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04

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

揭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生态学原理和维持地方种群“田鱼”遗传多样性机理,构建全球领先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展计划署及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生态系统,列入“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南”。研究团队在全国建立15个示范基地,将浙江青田成功实践的“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技术体系大范围应用,并技术帮扶助力广西、贵州、宁夏等地脱贫,多次获中央级媒体报道。

机械工程

01

以学科底蕴厚植家国情怀

结合学科发展“海陆空天地,为国铸重器”特色,挖掘探索学科发展历程中培育杰出人物的精神传承与内涵,创办“马兰工作室”,通过将军报告会、“马兰精神宣讲团”“马兰剧组”“马兰学生讲习所”以及音诗画《马兰谣》、原创话剧《速写林俊德》等形式讲述马兰故事,生动弘扬爱国奉献精神,让学科思政育人立起来、活起来。

02

攻克硬岩隧道掘进装备(TBM)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杨华勇院士带领团队围绕TBM装备“掘不动、掘不快、掘不准”的国际难题,在刀盘硬岩系统能量积聚耗散规律与高效破岩机理、强冲击激励下机电液系统动力高效传递与调控原理、掘进过程状态感知原理与智能化控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显著提升TBM破岩、脱困与调向能力。成果应用于国内外30余个重点重大隧道工程,带动工程产值超2000亿元,推动我国“掘进装备跻身世界前列”。

03

突破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

谭建荣院士带领团队发明了整机骨架型谱自适应定制设计、主机互反馈精度均衡分配设计、高档数控机床与工艺工装协调设计等成套关键技术,创建我国首个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龙门加工中心数字化设计技术体系,研发出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专业软件、设计知识库和设计集成平台,入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大进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4

首创完整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体系

柯映林教授带领团队原创卧式双机双五轴自动钻铆技术,发明飞机复杂装配工况自动精准制孔、动态重组柔性定位、大尺度空间装配协调技术,开发飞机数字化装配共性技术集成应用平台,创建涵盖组件、部件和整机的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体系,实现装配工装设备化、装配协调数字化和装配过程自动化,打破技术封锁与垄断,被航空工业集团评价为“我国飞机制造领域近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光学工程

01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

打造光电Family品牌,构建立德树人、创新立人、素能强人、协同育人的多元育人范式。学生多次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并累计在全国光电设计竞赛获奖19项,本科生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40余篇。

02

探索“基地−人才−项目联动”国际合作交流模式

依托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基地,深化与等世界顶尖大学及机构合作,发表国际合作论文230余篇,多次签订国际合作协议、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发起创办“一带一路&金砖五国”先进光子学论坛;研究生海外交流率100%。教师多次获美国陶瓷学会G.W.Morey奖等国际奖励和荣誉;并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10万名学者榜单》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榜单。

03

先进成像与智能感知、微纳光电子器件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提出移频等方法打破技术垄断,建立超分辨技术自主体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突破光学稳像关键技术,应用于国家航天重大工程,获省部发明一等奖;主持研制鹊桥号观测相机系统,首次从地月拉格朗日L2点获地月合影,研制嫦娥四号降落相机光学系统助力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被国家六部委授予“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大动态角速度测量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聚焦微纳光子学及核心光电子芯片等,连续四年获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成果,发表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3篇,先后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优秀导学团队建设,强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和交叉育人特色;坚持出口导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全国博士论文抽检、省级硕士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学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

02

建设高端电镜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前沿研究

张泽院士团队领衔电镜中心五年间约为39800人次、122000个样品提供近8000台实验、逾92000小时技术服务,在Nature与Science主刊及子刊发表论文近30篇,形成了满足材料在高温、载荷、气氛等多种使役条件下的原位电镜表征技术,参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03

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直拉硅单晶的杂质工程及其应用

杨德仁院士团队提出大尺寸直拉硅单晶中利用杂质控制缺陷的杂质工程新思想,发明微量掺锗硅晶体,解决集成电路用直拉单晶硅及其外延片中缺陷控制的国际难题,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量掺锗直拉单晶硅和外延片的大规模生产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04

引领国际光电材料发展

叶志镇院士领衔创建的氧化锌p型二元共掺杂理论获国际同行广泛采用,二元共掺技术与电致发光工作居国际前沿;发展n型高导电掺杂技术,突破无铟透明导电材料难题;率先开展钙钛矿发光机理研究,LED效率数次刷新世界纪录。

05

推动我国磁性材料产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严密教授团队发明多软磁相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创制高磁通低功耗新软磁合金及制粉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发明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建立了我国首条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06

突破传统荧光传感材料瓶颈制约

钱国栋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荧光传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原创性提出在框架材料中引入未配位的活性位点、混合配位的双稀土发光中心等设计思想,实现对离子、有机分子和温度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荧光传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07

发明浮法在线氧化物功能薄膜制备技术

韩高荣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原创性提出浮法退火区在线制备氧化物功能薄膜技术路线,发明了薄流层爆发形核快速沉积、线性多通道镀膜反应器等核心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外十余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转化实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学科发展

学科设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制冷与低温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二级学科和面向国家储能重大需求率先自设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建有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和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部级基地。汇聚高水平师资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111学科创新引智团队”和6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02

育人成效显著,科研创新活跃

通过课程、基地、导师、竞赛、教材“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等,并与瑞典皇家工学院等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计划。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在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燃烧污染物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可再生能源、先进新能源系统、深低温制冷、高压储氢和车辆工程等方面,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奖励20项。

03

国际合作广泛,声誉日益提升

学科与欧美等国的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及国际知名企业建成了14个联合研究中心,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开展合作。“先进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连续评估优秀。111学科引智基地与包括7名欧美院士在内的10个研究团队开展了联合培养、合作研究和双边交流。

电气工程

0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聚焦立德树人,形成有品牌的课程思政“电气方案”;建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爱迪生实验班”及“爱迪生创新实验室”,实验班深造率、竞赛获奖率近100%;推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开展面向产业的多工程领域交叉培养项目计划;赴国家战略发展地区的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90%以上。

02

创建高增益变换拓扑的普适构造理论

提出系列化多自由度调控的宽压高效变换拓扑,解决高增益高效率电压匹配和转换难题,揭示了高增益电力变换多自由度调控和拓扑构造的基本规律,确立了高增益变换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国际引领地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03

攻克新能源电力系统负荷调控关键技术

挖掘需求侧负荷调节潜力,探索支撑新能源高效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新途径。首次实现百万千瓦级单体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提出负荷时域互补、空间互济的集群调节方法,开发电网全过程风险调度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04

揭示电力电子技术的信息本质特征

通过对电能变换与数据通信内在一致性的原理性解析,构筑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之间的物理桥梁,刊发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被评为“为链接起电气工程与通信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资助。

05

攻克高效电能转换芯片技术

开展IGBT芯片基础理论研究,攻克高压IGBT芯片电流关断能力提升与损耗抑制难题,联合中国中车研制完成1700−6500V高压系列产品,成功应用于高端装备领域,实现了国内高压IGBT技术的战略跨越,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06

首创非平稳载荷永磁电机近限设计技术体系

发明系列新型高功率/转矩密度永磁电机定转子新结构,主持研发的635kW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主要指标国际领先。成果应用于全球首列350km/h等级永磁高速列车,实现列车百公里能耗显著下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再上台阶

自动化专业入选首批一流本科专业,新获批建设机器人工程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建立了以“一体两翼、创新驱动”为特色,以“科教融合、学科竞赛、科创社团、创新实验”为四轮驱动的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器人工程专业加强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教育部首批验收等级优秀。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

02

攻克工业控制装置等关键难题并推广应用

攻克了工业控制装置及系统的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保障控制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高安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系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相关成果运用于8条大型生产线,在关键工业装备推广应用1.3万余套,总体技术经济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6项安全性指标国际领先,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团队率先承担工控系统安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并获批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

03

占领高端控制技术制高点

孙优贤院士带领团队解决大型高炉性能指标多目标在线智能动态优化等国际性难题,成果在柳钢集团实施,项目结题验收评价“特优”。在青海德令哈建成全球第一个高海拔、极低温、高纬度区域的1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实现满负荷发电,发电达成率为同类电站世界之最。开发全流程智能预测控制系统,为大国重器添加“空分大脑”,率先实现特大型空分智能化运行,在全球最大空分集群装置完成投运,实现长周期运行和隐屏操作。

04

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牵头制定先进控制与优化、两化融合评估、EPA总线系列国际标准和系列国家标准,掌握国际话语权和立案权。攻克腿足机器人灵巧运动控制、复杂未知环境地图构建以及自主定位与导航等核心技术,研发人型机器人在国内首次实现室外路面快速跑步、走草地、踩钢管等,四足机器人在国内首次实现快速跑步运动、上下台阶、倒地爬起、跳跃以及自主充电等功能,在负重、续航以及快速运动与高频晃动下的自主定位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

打造具有浙大特色的人工智能育人生态体系

牵头编撰“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发布科教平台“智海”,搭建了开源开放、互联互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体系,获批建设“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率先设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形成“人工智能”及“智能+”的人才培养完整体系。

02

在智能脑机接口、类脑计算等领域涌现重大原创成果

实施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其中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入选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14项领先科技成果。

03

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

学科毕业生主导或参与了数字长三角、城市大脑和“最多跑一次”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创办境内外上市企业市值合计超过一万亿元。建立了上海高等研究院、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嘉兴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建设之江实验室,推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

04

在智能图形学与CAD等领域填补技术空白

攻克了“几何造型难、图形绘制慢”的国际难题,建立了贯穿三维图形表示、建模、绘制全过程的理论技术体系,率先提出微分域几何计算和面向GPU高并行架构的真实感图形实时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成功研制云协同的大尺度环境移动混合现实技术与平台,支撑我国飞机机身设计和三维CAD软件研制,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05

突破文物数字化全链条核心技术

成功研制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与高保真数字化采集系统,完成8000多平米壁画和百余件珍贵文物的原真性永久记录,以及高达12米的云冈石窟高仿真可拆卸式3D打印复制。研发了智能化文物知识图谱、丝绸图案智能生成等系统6套,形成系列沉浸式展示系统与装备。成果应用于全国21个省市60余处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中。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牵头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项,获中央级媒体多次报道。

土木工程

01

厚植学科优势,构筑发展动能

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首批一级学科博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设有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土木工程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国家创新人才模式实验区、土建类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8个国家教学创新基地。

02

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广泛影响

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2008年奥运会场馆、2010年世博会展馆、G20峰会主会场、港珠澳大桥、2022年冬奥会速滑馆、2022年世界杯卡塔尔卢塞尔主体育馆、杭州湾跨海大桥、温州机场和宁波机场软基处理、杭州天子岭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浙江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获批并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国岩土工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

03

迎接机遇挑战,积蓄发展潜力

学科力求面向“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等一系列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学科资源,超前谋划布局,力促高质量发展。聚焦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对交通、住房、环境和能源的庞大需求,秉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将智慧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新型工业化等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实现建筑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智慧建造的转变。

农业工程

01

探索学科专业改革,打造一流教学队伍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建立了一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国家教学名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会士等近30位国家级人才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

02

全力构建高水平教学体系

打造农业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生物生产机器人”,有效解决了课程知识覆盖面宽与农业工程类学生前置课程薄弱、课程实践要求高与实验实践平台缺乏、课程内容前沿性与质量保障条件不足等矛盾,逐步形成了以生为本,教书与育人、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设计与竞赛相结合,“课堂教学、课程实验、综合设计、国际竞赛”多元化的“生物生产机器人”课程教学体系,先后三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03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智能农机装备、设施养殖精准调控、农业信息获取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与地方共建中原研究院、山东现代农业研究院等6个研究机构和14个产学研基地,与企业共建3个联合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专家指导浙江、广东、新疆等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在金华、台州等地首创了智能农机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2.0模式,成为全国服务标杆,受国家和省部领导的高度赞扬。近5年“果蔬品质智能检测分级”关键技术等发明专利转让或许可实施80余件;研发新产品40余种,科技成果转化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

围绕国家需要,打造专业学位培养示范地

推进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致力于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高质量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开展理−工−农专业交叉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成功获批环境与资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02

学科综合实力快速增强

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形成一支由院士领军的一流学科人才队伍;新增“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界面行为调控技术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

03

引领并推动我国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围绕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朱利中院士领衔的“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及调控技术原理”研究团队,研发了场地及农田土壤有机污染缓解阻控与修复系列新技术,构建了不同类型复杂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协同修复的系统解决方案,攻克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适应性差、效率较低、成本高等国际难题,显著提升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成功实施42个高风险工业污染场地和有机污染农田修复工程,累计修复场地土壤355万立方米,引领我国污染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04

为全球解决烟气污染物控制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针对工业锅炉/炉窑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现存的催化材料活性低且易中毒、污染物协同处理能力弱、运行成本高等问题,“燃煤工业锅炉炉窑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团队发明了系列适用于工业锅炉/炉窑的烟气多污染物催化净化材料和核心技术,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外企业大规模推广应用,削减二氧化硫21.05万吨/年、氮氧化物7.16万吨/年,推动我国燃煤电厂进入超低排放新阶段,为全球解决烟气污染物控制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软件工程

01

“四感教育”促进教学科研转化

加强学生专业自豪感、学院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家国使命感的“四感教育”,开展精准就业服务,毕业生质量口碑带动高层次就业增加。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程序竞赛基地学生获30余个国际奖项;超算竞赛基地打破世界纪录1项。

02

突破时序大数据关键技术

研制成功时序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理平台“流立方”,成果应用于我国最大的银行卡收单机构,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系统,铁路互联网票务系统等,为40多万家客户和10亿多互联网用户提供云服务,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03

建设全国领先的区块链技术高端研究平台

设立国内首个高校区块链研究中心,创办国内首本区块链学术期刊《区块链研究》。成立全国第一家政、校、企共建的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承担科技部关于国家区块链战略规划重大问题研究任务,完成《区块链技术发展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等多个国家与地方规划。

04

制定多项残疾人国家行业标准

团队与中国残联合作成立“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等系列信息无障碍系统与平台,为3600多万残疾人提供服务。参与制定《读屏软件技术要求》等多项国家与行业标准;参与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信息无障碍规划设计;共同编写《雄安新区无障碍规划设计导则》;组织编著“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无障碍战略研究与应用丛书》中《无障碍与信息技术》分册。

05

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联合中国资源卫星中心,成功研建高分数据网格、管理网格和服务网格平台。联合IT头部企业研制支持跨界服务模式融合、生态融合和环境融合的大型平台软件,应用于多个跨界服务场景和50多家大型医院。与企业合作研制云端虚拟化基础服务平台,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园艺学

01

育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科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者占总人数的43%,入选园艺学科“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高被引学者”人数名列前茅。学科带头人喻景权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职引进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Donald Grierson入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叶明儿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英雄”称号。涌现出“攻坚扶贫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扎根山乡的‘双百’科学人”“把一朵蘑菇发展成大产业的土地公”“服务产业的省功勋特派员”等科技兴农队伍。

02

聚焦设计育种与种质创新

实施“设计育种”会聚研究计划,在作物精准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作物逆境分子生理与调控、特色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方向居国内领先。在Nature Genetics, PNAS和Plant Cell 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创办Food Quality & Safety 期刊并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育成桃、葡萄、西甜瓜、茶等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主持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项;在蔬菜基因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多项省部一等奖。

03

提供科技兴农的浙大方案

创新科技兴农模式,形成北方设施园艺、南方鲜果物流、“浙大西迁路”茶和食用菌产业提升等三大技术辐射带,2项成果入选教育部十大精准扶贫典型案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样板;开发“金观音茶”成为“龙泉三宝”;在贵州推广“浙农 117”等茶新品种;在云南量身打造“紫金普洱”茶产品、在西南创新建立 “六位一体”精准扶贫联动模式等。并助力华友—刚果(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植物保护

01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科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建设一流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等路径,农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植物保护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构建“五优工程”博士生培养体系,斩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

02

突破天敌昆虫应用瓶颈,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针对我国蔬菜产业中优势天敌的生物学不明、天敌人工繁育技术缺乏等瓶颈问题,开展近30年系统研究,首次筛选了多种优势天敌昆虫种类,阐明其关键生物学特性和控害新机制;自主研发十余种优质天敌昆虫人工繁殖方法,与企业合作实现优势天敌昆虫的规模化生产;创建“天敌昆虫+”田间协同促增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三大类不同蔬菜害虫种群调控技术体系,极大降低了化学杀虫剂投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3

抢占抗虫抗除草剂作物育种制高点

通过功能性基因挖掘,精准培育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和大豆新品种,研发了国内外唯一可定量检测抗草甘膦的检测技术;首创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抗虫耐除草剂双抗大豆,并成为首次亮相国际市场的中国转基因作物。

04

为阻断重大病虫入侵与蔓延提供浙大方案

学科开展农业入侵生物风险评估、预警、监测和控制等系列研究,确定多种入侵生物的适生性风险区域与风险值,提出入侵生物的早期快速预警和阻击其传入扩散的新理论新方法;建立多种危险与潜在入侵物种的检测监测技术与方法,检测13000多份瓜类果斑病、梨火疫病等疑似样本,阻断了重大疫病的入侵与蔓延;创制水稻等50种农作物的病毒检测试剂盒,经农业农村部推广累计应用面积4亿亩次,被全国十多个进出口口岸采用,制定国家标准2项。

基础医学

01

打造领军人才培养高地

在国内首设生物医学专业;参与建成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合作实施本科双学位;先后获“中英教育合作机构奖”、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与牛津大学建立本硕联培项目,与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开展双博士学位项目,与UCLA 合作构建临床医学前期教育新模式。超八成本科毕业生获哈佛大学等顶尖高校全额奖学金;有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Nature, Cell期刊发表高水平原创成果,并获华人生命科学在读博士生最高奖项吴瑞奖学金等。

02

聚焦前沿领域的标志性原创成果涌现

郭国骥教授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 Microwell-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构建首个哺乳动物小鼠细胞图谱,并绘制全球首张人类细胞图谱。胡海岚教授团队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张岩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瑞德西韦与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机器RdRp的冷冻电镜三维空间结构,为靶向药物后续研发提供精确三维空间结构信息。上述成果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

03

积极抢占顶尖科研的制高点

获批“脑与脑机融合”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打造顶尖的神经科学研究基地。创建的“国家健康与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入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国内唯一收集了完整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组织的样本库,也是目前国内疾病类型最多、临床数据最完整、神经病理学诊断资料最齐全,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的中国人脑组织样本库。在全国首创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积极抢占脑医学科技制高点。

04

创新基础医学成果转化范式

与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合作创建浙江大学(余杭)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打造国际一流的原创医药项目孵化基地。基础医学创新成果的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取得成效,包括以人体材料为模板仿生研发先进生物材料,开发快速止血材料,实现关节炎干细胞治疗手段的新突破;主导完成达托霉素、他克莫司、纳他霉素、非达霉素等新药创制或高产改造。

临床医学

01

教学水平优良,育人成果突出

拥有高水平教师队伍,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22个。近五年,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十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93%。连续三届获得全国MBBS青年教师全英文授课大赛最高奖项。创建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模式,获批全国首个试点单位。

02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基础研究为核心、学科交叉为抓手的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布局的创新生态,前后组建浙江省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癌症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在传染病、器官移植、眼科、妇儿疾病及医工信结合等领域优势显著,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03

社会贡献突出,国际影响扩大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勇挑重担,驰援湖北和意大利等地区与国家,在全国表彰大会上获12项个人和集体国家荣誉;发布28种语言新冠肺炎防治手册和医院应对策略,惠及231个国家地区。牵头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及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率先开展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首创分级诊疗为核心的移动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入选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十大案例;实施“组团式”医疗援贵、援疆等,健康扶贫“台江经验”获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成立“一带一路”国家器官移植合作发展联盟;首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杭州方案”,研发国际首款专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器械。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疑难未诊断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成为中国首家国际未诊断疾病联盟成员单位,牵头启动未诊断疾病中国中心建设。

药学

01

以生为本,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以专业优化为契机,完成本科专业调整。药学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得各类教学奖励、实验技能比赛奖项2余项。多次获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专硕优秀学位论文和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02

新药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质的突破

突破药物制剂技术关键难题,实现泮托拉唑钠原料药、肠溶微丸胶囊、注射剂产业化,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与市场垄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次利用透皮微针贴片同时负载具有反调节作用的两种血糖调节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率先发现并确证了药物毒性全新机制,全球首创SIRT1抑制剂治疗药物毒性的临床治疗方案;构建药学大数据体系,将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并行计算和多组学技术成功应用于药物靶标发现,有效提升药靶发现速度。

03

面向全球打造新药研发高地

牵头建设“中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中俄结构生物学与药物发现联合研究中心”“浙江−韩国磁性纳米医学造影剂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其中,“中印尼联合实验室”创建以核心技术支撑的政府间/企业间合作模式,完成一批印尼药用资源的质量标准及产品研发,获国家科技部、驻外领馆和印尼主流媒体高度评价。校地共建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浙江大学(杭州)创新医药研究院、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探索大健康领域下的医药创新发展范式。

04

打造中医药领域的浙大品牌

突破了中药制药工艺品质升级、中药智能工厂整体设计与实施等系列核心技术,提出先进制药全链条解决方案。联合百余家企业承担国家级项目五十余项,完成丹红、血塞通等三十余个品种的技术升级改造,制定全球首个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ISO国际标准,为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项。

管理科学与工程

01

推动人才国际化培养

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创建商务大数据双学位本科特色项目;围绕“科技+商学”发展理念,设置财务智能专业;打造特色硕士项目QTEM,推动学生参与国际化培养,全程英文授课、出国交流以及国际化就业。建成“管理概论”“创新管理”两门国家在线开放精品课程;通过强化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帮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管理问题。

02

凝练原创性创新管理理论

提出“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为核心的原创性创新管理理论体系,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领军企业的长期扎根式追踪研究,凝练出基于中国实践的创新与战略管理理论体系——C理论,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03

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发展

持续开展数字经济研究,助力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和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提出“企业上云”等政策建议,并获全国推广;多项研究成果于光明日报理论版刊发并被《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等文件采纳。还获批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04

助力全国企业实现“云复工”

联合企业承担“基于模式创新的科技咨询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发并推广“政策云”,探索“免见面全在线科技创新服务”,发起“战疫情——共同保护企业生命线”行动,为十万家企业提供“免见面服务”,助力全国多家企业实现“云复工”。

农林经济管理

0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展翅”“青知”“黄土地”等社会实践计划,形成多层次立体化育人体系;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出版“新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精品教材”,建设多门MOOC课程,设立博士生全英文课程模块;引进海外教授负责全英文课程,创设“食物系统与政策”大师工作室,柔性引进国际学术大师担任博导并开设短期课程;学生屡获全国大学生创赛金奖,博士生国内外农经顶尖期刊发文数稳步增长,毕业生进入世界银行、FAO等国际组织工作。

02

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

聚焦三农发展重大战略,以建设浙大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和卡特-企研中国涉农企业数据库为基础,连续发布《中国农村家庭发展报告》,英文著作Societal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成功入围施普林格·自然“2020中国新发展奖”,专著《人口迁移影响下的中国农民家庭》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国际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环境经济学领域TOP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发文数量逐渐增加,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03

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成效显著

立足浙江改革发展走在前列的区域优势,深度参与“美丽乡村”“数字乡村”等重大改革与实践,破解改革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承办商务部援外反贫困培训项目,向世界传播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国经验;设立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参加AAEA、ICAE等国际会议;与普渡大学、京都大学等院校签订学生专项交流协议;与世界银行、FAO、IFPRI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全球农商管理领域旗舰期刊IFAMR在CARD设立主编办公室。


素材来源: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处

素材整理:周伊晨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郑若晨

责任编辑:周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