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杭州也是他们心目中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时光的脚步匆匆,转眼间,距离2021年高考时间仅剩一个月,在高三学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同时,杭州市中心城区也有一所大学正翘首以盼,等待着众多学子的到来,这便是浙大城市学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所大学呢?十大理由让人心动!
理由一:地处杭州,前景广阔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在建设的环杭州湾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据《2020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报告》显示,在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中,杭州首次跻身第一梯队,与北上广深并列,成为全国最顶端的5个引领型城市之一。
杭州近年来发展势头生猛,在打造数字动力引擎、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持续发力。2016年G20峰会、2021年世俱杯、2022年亚运会......杭州一次又一次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如今的杭州,不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更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浙大城市学院是浙江省属大学中唯一一所主校区在杭州中心城区办学的大学。在这里就读,除了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还可以开阔新视野,开拓新思路。杭州未来可期,浙大城市学院值得你来!
理由二:环境优美,活动纷呈
夏蝉冬雪,春华秋实,走进浙大城市学院,抬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美景。庄重严肃的校训石上,“求是创新”四个大字彰显着学校的精神风貌,也深深刻在每一位浙大城市学院的学子心里;碧草如茵的情人坡,明媚的阳光穿过枝桠、透过绿叶,洋洋洒洒地落在地上,温柔舒适;陈家河流水潺潺,河畔的柳条随风舞动,恬静美好得让人沉醉;貌似“妙脆角”的图书馆静静矗立,学子们在这里汲取知识,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徜徉......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意无穷也。
浙大城市学院承载着莘莘学子的风华正茂,校园里处处涌动着青春的活力。大小讲座云集“众星”、嘻哈之夜“high”翻全场、声屏大戏于聚光灯下演绎百态人生、从运动会到二十载校庆盛典,ZUCC从不缺无限精彩!
理由三:师资雄厚,大师云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浙大城市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50%,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教学名师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树民教授加盟浙大城市学院,成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浙大城市学院柔性引进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魏绍相讲席教授等高端人才,充分利用浙江大学优势,探索实施“百人双聘”计划,面向浙江大学现职教师设置“双聘”岗位。这些优秀的教师为浙大城市学院带来许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科研理念,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把脉问诊、指引方向。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在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诲与指引下,浙大城市学院的学子们朝着心中的理想步步前进。
理由四:科研创新,活力迸发
科研能力是高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更是科研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场所。浙大城市学院突出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定位,以任务带动学科,创建实验基地,推进学科建设,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依托智能植物工厂工程实验室、中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电子服务与智慧工厂实验室、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实验室等多个浙江省、杭州市重点实验室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浙大城市学院立足浙江、服务全国,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超过3.6亿元。
4月23日,浙大城市学院未来城市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城市学院特聘教授魏敦山出任院长。研究院将立足杭州、以“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为研究样本,集聚各领域高端人才,研究如何通过健康、智慧、低碳等科技迭代的力量引领未来城市建设。
理由五:专业学科,布局完备
浙大城市学院现有3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经、管、法、工、理、医、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坚持“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原则统筹协调专业学科发展,形成良好的专业学科发展格局,现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15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积极调整优化现有的专业布局,2021年2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获批,今年将列入招生计划。4月23日,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6位考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评议,浙大城市学院已经具备创办“考古学”本科专业的条件,一致同意浙大城市学院推荐申报设置该专业,这一专业的增设将填补浙江省考古学本科专业的空白。
理由六:面向国际,开放办学
面向世界,胸怀寰宇,浙大城市学院始终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将推进国际化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学校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境)外的近7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海外高校课程合作项目的专业覆盖率超过70%。
2002年,浙大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017年,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新西兰UW学院)正式成立,实现了杭州市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2019年3月12日,新西兰驻沪总领事罗安竺先生(Mr. Andrew Robinson)一行来访,罗安竺总领事对双方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表示赞赏,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两校更深入、更高层次的交流合作。
为贯彻国家“健康中国2030” 行动纲领,积极引进新兴学科,2019年10月,学校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口腔卫生、呼吸治疗国际化人才。
......
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为充实学校内涵、提高师生国际化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理由七:桃李芬芳,人才辈出
“我们的本科教育必须为学生的最后一份职业打好基础,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校长罗卫东这样说。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多年来,浙大城市学院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迄今为止,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46000余名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和成功创业者。
新经济代表人物、新闻学2004届校友胡玮炜,凭借摩拜创始人的身份荣膺《福布斯》发布的“25位亚洲新锐女性”,而今又有了新的征程再次出发。
广电专业2006届校友、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袁奇翔,多次参加全国两会,在一线发回两会报道,回应民生关切。
药学专业2010届校友李琳,用了4年不到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业,作为唯一研究助手完成了3个国家级项目和2个五百强药企项目。目前在制药相关企业做抗癌药新药高级研发。
计算机专业2020届毕业生张凯,实习期间独立开发出胸痛手环、合作开发出智能问答导医机器人等,成果应用到上海市七家三甲医院,造福百万患者,产生千万价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批批优秀的浙大城市学院毕业生,以信念为船,以奋斗做桨,在社会不同行业、不同角落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理由八:暖心帮扶,后顾无忧
浙大城市学院无疑是一所“有温度”的大学,学校转公元年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精准扶贫,推出一系列有助寒门学子安心完成学业的帮扶政策,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学校推出浙江省优秀贫困生专项资助计划、省外对口帮扶专项计划等新生入学资助政策,做到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在校内,浙大城市学院还搭建了实践育人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按有关规定给予困难补助、联系国家助学贷款,开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报到“绿色通道”。
此外,除“魏绍相新生精英奖学金”、“卓越匠心奖学金”两种新生奖学金外,学子们在校期间还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创新创业类奖学金、对外交流奖学金、优秀团队奖及由社会各界捐赠的各项外设奖学金......
对于浙大城市学院学子来说,这些奖助政策不仅项目众多,且金额巨大,既能有效激励大家勤奋刻苦,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子的读书问题和生活难题。
理由九:服务社会,勇担使命
“求是精神”淬炼、滋养的是什么样的人?竺可桢老校长早有回答:“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城院人须臾未曾忘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发展的大潮。
- 抗击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大城市学院师生校友行动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携手抗疫。信电分院教师陈玮,研发高精度低成本红外线测温及师生体温动态监测平台,用科技抗击疫情;护理学2006届校友何玲英,身处抗疫一线,照顾护理确诊患者;护理系2006届校友、重症监护室护师董凌峰赴武汉抗疫,上演“最美逆行”......
- 扶贫攻坚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背后,不乏城院人的力量: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团队成员、计算学院张泳教授,在新疆大学科技学院阿克苏校区工作三年,与其他几支扶贫支教团队共同助力这所学校成功转设;浙江省第十三批优秀科技特派员、商学院教师吴迪,扶农期间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为服务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英语专业校友陈东男毕业之后前往新疆参与脱贫工作......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
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城院人的风采。一批批城院人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用实践行动诠释着浙大城市学院的使命担当。
理由十:风华正茂,未来可期
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终有源。浙大城市学院起源于1999年,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由杭州市政府、浙江大学合作办学,并与省邮电管理局联合发起创办。学院是中国首家由国家重点大学创办的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被教育部誉为独立学院的办学典范。曾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入选杭州市首批“对外传播采访基地”。
厚植杭州城市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浙大城市学院自建校以来就以开创性的速度高速发展:2018年,学校全面实行公费招生,2020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浙大城市学院。
2020年6月1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建设全国百强大学。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上强调,“这是浙江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从筚路蓝缕的百日创校,到成为全国独立学院中的标杆,再到转设公办普通高校后按下跨越式发展的快进键,开启建设百强大学的新征程,浙大城市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奋进在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路上。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传承浙江大学百年“求是”文脉,厚植杭州城市文化底蕴,如今的浙大城市学院风华正茂,未来,学校将与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深度对接,进一步延伸好浙江大学高水平办学资源,在学科布局、专业建设上全力彰显“数字”“城市”“应用”等特点,与杭州城市高度融合、共同成长,为建设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百强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奋斗!
关注“浙大城市学院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浙大城市学院官网、官微,浙大发布,浙江在线,澎湃新闻,杭州党史馆,教育之江,ZUCC学生工作处,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青塔,杭州市投资促进局,杭州发布,杭州市人才落户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