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明星计划#
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法新分别有哪些作用和用途?
胸腺为中枢免疫器官,动物胸腺中有多种多肽类激素,总称为胸腺激素,人类从15岁以后胸腺即开始萎缩,60岁时血中胸腺激素已难以检出。胸腺肽为胸腺激素的一种,为细胞免疫调节剂。胸腺肽可使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并可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各个阶段,还能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的反应,因而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但其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甚微。动物试验表明,能使去胸腺小鼠部分或接近全部地恢复免疫排异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使萎缩的淋巴组织复生,淋巴细胞增殖,使幼淋巴细胞成熟,变为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其作用无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胸腺肽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以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具体包括各型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肝硬化、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以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原发性胸腺免疫功能缺陷、口腔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病毒性角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老年性早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多发性疖肿、面部皮肤痤疮、银屑病、扁平苔藓及上皮角化症、儿童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症。此外,胸腺肽还可试用于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病。国内猪胸腺素试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麻风、重症感染、慢性肾炎等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胸腺五肽是胸腺分泌的一种胸腺生成素的有效部分。胸腺生成素是49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促进胸腺细胞和外周T细胞及B细胞分化发育,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胸腺生成素的32~3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酪氨酸五种氨基酸组成),是其重要的功能活性部分。胸腺五肽对免疫功能低下动物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能使过度或受到抑制的免疫反应趋向正常。胸腺五肽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半衰期短,在体内只有1分钟左右,却能具有较长时间的免疫调节效果,对因年龄和其他因素造成的胸腺萎缩及功能减退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胸腺五肽适用于治疗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尚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胸腺法新为免疫增强药,为一乙酰化多肽,多项体外试验显示,胸腺法新通过刺激周围血淋巴细胞丝裂原而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干扰素-α、干扰素-γ、白介素-2和白介素-3等各种细胞因子,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胸腺法新还可通过激活CD4细胞,而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胸腺法新可能增加前自然杀伤细胞细胞的聚集,而干扰素可使其细胞毒性增强。此外,有研究认为,胸腺法新对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有作用,可减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炎等)、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近年来,还有研究显示,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使用胸腺法新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其可能的机制是胸腺肽能促进前T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通过延迟自由基的产生和减少谷胱甘肽的消耗,拮抗淋巴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凋亡。
胸腺法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辅助治疗,与干扰素联合,增强免疫应答,还可用于增强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病毒性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预防效率。
怎样使用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法新?
胸腺肽肠溶片一次 5~30mg,一日1~3次。肠溶胶囊,一次 5~15mg,一日3次,病情严重者可增至一次30mg,一日3次。胸腺肽肌内注射,一次10~20mg,一日1次;皮下注射,同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一次20~80m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一般疗程为4周-1年或遵医嘱。
胸腺五肽肌内注射,或加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慢速单独滴注。每次1mg,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般15日为一个疗程,或者疗程根据病情决定。
胸腺法新皮下注射,慢性乙型肝炎,推荐剂量为一次1.6mg,一周2次,两次之间间隔3~4 日。连续给药6个月(共52针),其间不应间断。作为免疫损害者的疫苗免疫应答增强剂,一次1.6mg,一周2次,两次之间间隔3~4日,连续给药4周(共8针),首次给药应在注射疫苗后立即皮下注射。
常用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法新需要注意什么?
常用胸腺肽需要注意:
- 使用前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皮试阴性者应注意监测。
- 注射前或停药后再次注射时须做皮试。
- 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停药。
- 过敏体质者慎用。
- 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常用胸腺五肽需要注意:
- 幼儿及青少年慎用。
- 胸腺五肽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故而对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例如器官移植受者),应慎重使用本品。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常用胸腺法新需要注意:
- 对其他胸腺激素过敏者、正在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慎用。
- 乙型肝炎患者用药期间应定期(如每月)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 (ALP)、胆红素及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 为避免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前或停药后再次注射时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是否需进行皮试。
- 用药前每瓶 (1.6mg)以1ml注射用水溶解后立即皮下注射,不应作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 不应与其他任何药物混合注射。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期间若出现血清 ALT水平波动,通常应继续使用,除非出现肝衰竭的征兆。
常用胸腺肽、胸腺五肽、胸腺法新可能有哪些危害?
胸腺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少数患者有荨麻疹等皮疹,个别患者可出现头昏等;偶见胸闷、注射部位红肿,一般可自行消失;注射剂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胸腺五肽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发热、头晕、胸闷、无力等,少数患者偶有嗜睡感。
胸腺法新耐受性良好,偶见注射部位红肿、不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 ALT水平暂时波动至基础值2倍以上。
胸腺肽、胸腺五肽与胸腺法新有何不同?
胸腺肽主要从健康小牛的胸腺组织中提取制得,属于生物制品,目前各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无法完全统一,质量难以控制,注射给药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胸腺肽中混有大分子蛋白质,注射时容易引起荨麻疹、皮疹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故对胸腺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注射前或停药后再次注射时也必须做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
胸腺五肽和胸腺法新是化学合成法合成的化学药品,有效成分明确,生产过程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致敏蛋白),使用前不需要皮试,安全性好。胸腺五肽半衰期短(30秒),推荐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注射,维持治疗浓度。胸腺法新半衰期长,推荐每周注射2次,停药后仍有较长时间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