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蜗居》是著名作家六六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自问世便引发诸多讨论,电视剧版上映后更引发全民热议,“小三”“房奴”“腐败”等热门话题层出不穷。
《蜗居》通过在上海打拼的郭海萍想买房的故事为线索,引出了一条“郭海萍—郭海藻—宋思明—陈寺福—郭海藻”为封闭曲线的“蜗居式”欲望链条。
这个链条是悲剧的,郭海藻和宋思明的孩子没了,和小贝的爱情没了;宋思明的前途没了,生命没了;陈寺福的生意没了,自由没了。如果必须有人胜出的话,或许是海萍,毕竟郭海藻在上海买上了房子,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然我们再回到故事最初却发现,这个场悲剧的导火索,不正是因海萍要买房引燃的吗?
可郭海萍作为在上海打拼的女青年,她想要买个房,有错吗?没错,只是十年前,我们都觉得房子是最大的错误,它束缚了海萍,才会一步步把海藻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渊。十年后,再读这个曾经引发热议的故事却发现,束缚海萍的原本不是房子,而是日渐泯灭的人性、被欲望操控的人性。
“蜗居式”欲望链的构成
《蜗居》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完整的呈现了一个链条,一个封闭的欲望链条。
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女青年海萍不想再租房了,买新房对她来说有太多意义:和儿子一起住,有归属感,提升生活质量......然而,买房的首付却是一道无法翻越的鸿沟,压榨老公、父母以及自己,可钱还是不够,于是她把手伸向自己的妹妹,郭海藻。
郭海藻刚毕业,与男朋友小贝租房过日子,典型的月光族。当姐姐提出向她借钱时,她表示无能为力。可海藻与老公苏淳因为钱的事大吵一架以后,郭海藻决定要行动,她的命是姐姐“给”的,男朋友小贝不愿帮忙,她只能靠自己。她想到一个人,宋思明。
宋思明是一个官方人物,钱和权对他来说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收获,家里的媳妇懂得打点一切身后事,让他有充分的时间再官场上叱咤风云。就像他对海藻说的,成功的男人有两个标配:情人和好车。宋思明获取这一切的来源是什么?是官商勾结的“合作”。
在这条“蜗居式”欲望链中,陈寺福是最后一环,他的出现,完美的闭合了这条欲望链,他是宋思明的利益输送者,同时,他是郭海藻的房屋建造者,如果没有他,这个链条是不完整的。
至此,这个欲望链全部构成,以郭海萍、郭海藻、宋思明、陈寺福为核心的几人撑起了这个框架,联系在他们之间的是各种不同的需求。
纵览这些需求,从郭海藻出发,她自己实力不济,希望妹妹帮助自己实现买房的愿望;郭海藻作为刚毕业大学生,为了帮助姐姐买房,她不惜放弃羽小贝美好的爱情,委身给宋思明做小三,以给姐姐买房“出资”;宋思明作为权钱的拥有者,自然有对情人的需求,同时,以陈寺福为代表的地产商,不停地给他输送利益,当然,作为回馈,宋思明会在项目审批时对陈寺福予以一定的“照顾”。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欲望当中,郭海藻对姐姐郭海萍的感情成为一丝清流,她感念那个从小带自己长大的姐姐,但这份感念,以更为悲壮的方式被注入这个链条中。
这四人环环相套,环环相依,基于人性的需求,形成了这条“蜗居式”的欲望链。这个欲望链是完整的,也是互相依赖的。同时,这个欲望链是动荡的、不持久的,因为人的欲望得不到控制,必然会引发悲剧。
“蜗居式”欲望链出现断裂,从郭海藻的崩溃开始
郭海藻的崩溃,是整个欲望链断裂的导火索。
如果说郭海萍是为了筹钱而烦恼,那郭海藻却承担了太多无辜的压力。她太纠结了,生活给她的抉择仿佛一块待烤的肉块,一边是炙热的爱情,浪漫、温馨、有规划,不得不说小贝是一个完美的恋人;一边是自己极力想回馈的姐姐,那是亲情最初的模样,姐姐为了房子陷入痛苦,她怎能坐视不理?
生活给郭海藻出了一道她不可能完成的难题,她只能用小三的方式回答。
瞒着小贝郭海藻开始和宋思明幽会,为了给姐姐买房,她出卖了自己,出卖了灵魂。她陷入一种无解的纠结之中,为了姐姐,她得继续和宋思明保持这种关系;可看见那么爱自己的小贝,她又想立刻和宋思明断绝关系。
两边都是火焰,两边都在炙烤,最终把郭海藻烤崩溃了。当小贝出现在她和宋思明幽会后的车前时,她的爱情没了。往后的人生只能陪着宋思明在他人的指责中偷偷度过,她终于成了医院护士嘴里的让人不齿的“硕鼠”。
没了小贝的“分流”,郭海藻的全线崩溃,使得这条欲望链出现了膨胀式传递,所有的压力都给了宋思明,这加速了他的悲剧。
“蜗居式”欲望链的彻底消失,从宋思明“东窗事发”开始
宋思明自从完全拥有了郭海藻后,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用心编制的人脉网引发了高层的怀疑,他被列入嫌疑人名单。也就是说,组织盯上他了。
被组织盯上的宋思明漏洞百出,加上愚蠢的陈寺福在强行拆迁时逼死了老太太,前往销毁证据时又直接被警方现场抓获,这拉开了宋思明落网的幕布。一步一步,宋思明的危险越来越近。当他太太拿出一大包现金准备为宋思明赎罪时,宋思明自己也知道罪责难逃,他对太太说,他的罪责多少钱都洗不干净。
宋思明东窗事发后,郭海藻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怀孕。
宋思明需要兼顾的太多了,正如我们前文讲的,没有人可以替他“分流”,所有的压力都倾倒于他,纵然他有权有钱,但始终抵不过组织的彻查,如果不是意外身亡,他的落网是必然。
宋思明死后,这条欲望链彻底断裂了:陈寺福落网了,郭海藻失去了依靠成了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纵观全局,似乎只有郭海萍有收获,因为她终于买到了房子。
束缚郭海萍的不是房子,而是被欲望操控的人性
正如我们在文章一开始质疑的那样,郭海萍想要买房,她有错吗?
没错。为了买房她努力上进,她省吃俭用,没错。
但被房子左右,不顾妹妹的生死,一步一步看着她走向万丈深渊却不伸手挽留,郭海萍还是错了。
《蜗居》中的郭海萍从表面看,依赖于妹妹从宋思明处得来的金钱,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郭海萍更依赖宋思明的权。
作为权钱的掌控者,宋思明能在江州呼风唤雨,他的权利太大了,大到让人羡慕。当郭海萍老板耍赖克扣她工资时,宋思明出手能轻松搞定;当丈夫苏淳因为干私活意外泄露机密被捕时,宋思明出手就能摆平;当新年的脚步临近,郭海萍还可以带着父母与儿子一起,在宋思明留的大房子里畅快的过一个新年。
这一切的一切不仅仅是金钱的魅力,更多的是宋思明舞动手里的权利,这份权利就像有魔力一样,让郭海萍一次又一次的忽略了妹妹。她何尝不明白妹妹在干什么,作为社会上打拼多年的老手,郭海萍太明白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能量,妹妹哪来的能力这样帮助自己?她又何尝不明白妹妹在用什么做代价换取这些?可她太依恋这些权钱带来的好处了,她没法劝妹妹刹车,因为妹妹和宋思明这条线断了,她有太多欲望得不到满足。
当郭海萍的母亲因为郭海藻怀孕而要打她时,郭海萍依然会护在郭海藻身前,母亲气愤的骂她:“我把海藻交给你,你就这样还给我!”虽然郭海萍像小时候一样在护着海藻,但我们都明白,这时候的“护”与小时候的“护”已经不一样了。
小时候的护,是天性,是纯真,是一个姐姐对妹妹的爱,这份爱单纯的没有一丝杂质。而这时候的护已经变了,除了保护,有愧疚,有辛酸,有歉意,还有太多太多她自己也表达不清楚的感情。
从买房开始,郭海萍的人性就变了,房子成为她唯一的追求,她对房子的渴望让她的人性开始扭曲,小时候对妹妹的爱已经开始淡薄了,她成了一个被买房欲望操控的,彻头彻尾的“房魔”。
虽然在整个《蜗居》故事中最受伤的是郭海萍,但最应该为这个悲剧背锅的人,却是郭海萍。
再看书生在前文提出的这条“蜗居式”欲望链,民众有买房意愿,官商有勾结,地产商有投机倒把,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正常的欲望和需求,这种存在我们屡见不鲜,而且千百年以来似乎从未杜绝过。但郭海萍的超级买房欲望把妹妹推下水,无疑成为推动这条欲望链更粗更猛轮转的“动力”,原本的“三角”链条瞬间变成了“四角”,而且动力更足、转速更快,最终只能加速灭亡。
结语
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说过:“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这句话用在郭海萍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当买房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郭海萍不惜牺牲了妹妹,泯灭了人性,用一切能换取的资源来为她的房子服务,最终她如愿以偿,她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房子。
然而当买房的愿望实现时,她果真就那么幸福吗?在闲暇的午后,她会不会想起当年买房时的挣扎,和妹妹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苦楚?当再次翻开小时候和妹妹的合照时,她会不会自责自己当年没有及时拉住妹妹?
会的,一定会的。
“蜗居式”欲望链注定是一条悲剧链条,我们明白,这个链条里没有赢家。
郭海萍失去了爱情和美好的生活,宋思明失去了生命和大好的前途,陈寺福失去了自由和辉煌的事业。
再看郭海藻,她得到了房子,她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然而,受欲望的操控,她却永远失去了小时候保护妹妹时的那份单纯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