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幅藏品被拍出了天价,以2500万起拍,最终成交价接近9000万。
可是在一年后,这副藏品的卖家,被以诈骗为由告上法庭,金额就是这笔接近9000万的成交价。
也因此揭开了,震惊古玩界的惊天大案。
河南农民,迷上收藏节目
这一切从2008说起,08年《马未都说收藏》在百家讲坛大火,全国似乎都掀起了一股“收藏风”,各类古董收藏节目也层出不穷,“鉴宝”似乎已经从一个专业领域延伸到了我们每个人身边。
“说不定家里的哪个老物件就是祖传的古董呢,那可就一夜暴富了”在这种“美梦”的渲染下,可以说是全民中了“鉴宝”的毒。
河南郑州的朱云,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最近却迷恋上了各类古董鉴宝节目,只要有此类节目播出,他几乎期期不拉。
家人都很疑惑,明明是农民出身的朱云,怎么会就痴迷上了古董类的节目,而且,看得这么认真。
原来家人不知道的是,朱云有个秘密,这个秘密就是他迷恋古董节目的原因。朱云手中也有一幅古画,这幅古画画的是一颗参天大树,看起来似乎也是很老的物件。
朱云的父亲告诉他,这幅画是祖传的,而且是乾隆皇帝的御笔。虽然朱云是位农民,但是也知道,皇帝的亲笔画那肯定是相当的值钱的。
但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文化产业并不发达,朱云作为一个农民也不知道专业的鉴定机构,而亲朋好友都说:你看市面上那古画多都是,不都是仿造的,几十块钱就能买个清明上河图,你还是别做白日梦了。
虽然朱云内心并不愿相信祖传古画是假的,但时代与环境所迫,他也无法证明,于是这幅画就被他珍藏起来,再也没有提起过。
直到2008 、2009年,鉴宝节目盛行,这让朱云重燃了对自己手中这幅祖传古画的希望,他关注各类鉴宝节目,也是希望能够增加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有机会也能给自己手中的古画一个明确的鉴定。
机会总是说来就来,朱云心心念念的古画,终于在河南台的一档名为《华豫之门》的节目到来之际,得以实现了。
鉴定家传古画,疑云初现
2009年全国各类鉴宝节目盛行,河南的一档名为《华豫之门》的鉴宝节目也在当地进行古董海选,颇受当地民众欢迎。
为了权威公正,《华豫之门》还聘请了在古董界颇有名气的刘岩作为节目的鉴定专家。节目宣传,刘岩他曾在国家文物局、首都博物馆、北京文物鉴定局等文化专属单位工作过,且在多个鉴宝栏目担任鉴宝专家,所以非常值得信赖。
《华豫之门》的海选,仿佛为朱云打开了一扇满足心愿的大门。
公众节目,还聘请了专业的专家来鉴定,又在河南,这不是正为自己提供了最便捷的鉴定条件,因为祖传古画蠢蠢欲动的心,在这一刻终于化为了行动,朱云决定去参加海选。
在与节目组沟通并报名鉴定后,朱云就带着古画出发了,虽然身边的家人都不对这幅画抱有什么希望,但是朱云自己却始终对自己的祖传古画有着莫名的信心。
然而鉴定古画的道路却并不平坦。朱云此刻并不知道自己这一刻的这个决定或许会让自己后悔终生。
经过长途跋涉,朱云终于到了节目组指定的鉴定地点。
到了地方,朱云原本雀跃的心有了些许的凉意,因为鉴定地点人海茫茫,上百号人都在排队等专家鉴定,原来有这么多人和自己一样,自己的宝贝是真的宝贝么,朱云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质疑。
但是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要有个结果。在河南,九月份的天气依旧炎热,朱云排了小半天的队,只舍得买了一瓶矿泉水解渴,作为农民的朱云因为鉴定已经花费了100的鉴定费,还有来回的路费,他不舍得花费更多的钱了。
终于,漫长的等待迎来了结果,到朱云了。朱云谦恭地递上自己的古画,特意叮咛:“专家,这是我家祖传的老物件,还麻烦您给好好看看”。
此时,为朱云鉴定的专家,就是刘岩,声名显赫的刘岩当时似乎并没有把这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农人看在眼里,他矜傲地点了下头,便接过了朱云的画。朱云看着刘岩漫不经心地打开自己的画,心也跟着紧张起来,他在如雷的心跳声中,等待着刘岩的结论。
但是,刘岩并没有给朱云结论。刘岩打开画卷时并没有给予重视,自从节目海选以来,前来鉴宝的人太多了,每个人都非常宝贝自己的藏品,都认为是价值连城,但实际上一天鉴别下来也没几件真品,因此,此时的刘岩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
但是,当画卷徐徐展开,刘岩的表情由散漫变得严肃起来。而在一旁等待的朱云,此时也是紧张莫名。
刘岩展开画卷后,拿起放大镜,又来回仔细地鉴别了许久,而在朱云看来,这是自己的古画不简单。
当刘岩放下放大镜,朱云马上询问:“专家,您看我的这个画是古董么?”然而令朱云意外的是,刘岩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但朱云明显感到刘岩的语气变得和蔼起来:“现在还太好说,应该是个老东西,晚一点你再找我,我在给你们仔细看看。”
于是,朱云带着忐忑的心情,记下了刘岩的电话,虽然没有肯定的回复,但是自己的画是老物件是肯定的,这一点也让朱云心情雀跃起来。
古画拍天价,“专家”骗农民?
朱云的家传古画得到了北京专家的认可,是“老东西”,这让朱云非常欣喜,同时专家又说有问题,又让朱云很是忐忑。
朱云就是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等待刘岩,让这位北京来的大专家给自己的传家宝一个“身份”。
此刻的朱云不会想到,这一次的会面,以及这次会面的决定,将让他悔恨终生。
再次见到刘岩,朱云明显感到刘岩更加和蔼可亲,刘岩并没有直接看画,而是先与朱云聊了一些家常,询问了朱云画的来历,以及目前朱云的家庭状况。
在得知画是朱云祖传而朱云现在所在的家庭是地道的农民家庭后,刘岩开始再次为朱云的古画进行鉴定。
这一次,刘岩的鉴定明显更加仔细,并认真,在刘岩完全看完后,深吸一口气,对朱云说:“你这个画是老物件,但应该不是真迹,倒像是民间的仿品,这个画价值大概3-4万元左右。”
刘岩的这番话对朱云来讲不啻与晴天霹雳,自己的家传古画,自己心心念念了这么久,竟然是幅赝品。
虽然这令朱云难以接受,但是既然是北京专家给的结论,当时的朱云没有任何怀疑地相信了刘岩。
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朱云并没想到这件事的背后会有什么阴谋,甚至都没有起过再找别人鉴定一下的念头,而是完全相信了刘岩。
因此朱云非常落寞,而刘岩趁此机会,问朱云,如果有人想买这幅画,他是否愿意出售,并言明,他有个朋友专门收藏古画,或许会对这幅画感兴趣,而且如果由刘岩出售给他,或许还能多卖两三万。
古画并非真迹,这对朱云打击很大,听闻还能多卖点钱,朱云也就同意了。
没过多久,专家刘岩就带着他的朋友程功找到朱云前来买画。程功看过朱云手里的画后非常满意,表示想要收购。
而刘岩也非常给力地为朱云叫出了二十万的价格,虽然刘岩答应朱云为他多卖点钱,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刘岩竟然叫出这么高的价格,最后通过讨价还价,程功以十七万交易了这幅古画。
而朱云因为刘岩帮助他把原价两三万的古画竟然卖到十七万,从而非常感激,也经常和家人夸赞,说多亏了刘岩这位热心的专家,帮他把古画卖的这么贵。
而朱云不知道的是,通过刘岩牵线,以十七万价格卖给程功的这幅画,就是在一年后拍出8700万天价,震惊古董圈的《崇阳汉柏图》!
“赝品”变“真迹”,农民愤起诉
《崇阳汉柏图》拍出了8700万的天价,震惊古董圈,同样也震惊了朱云。
时间来到2011年,朱云的祖传古画虽然卖了,但是他关注古董的习惯却没有改变。
可一次偶然,朱云发现,电视上卖出了8700万高价的《崇阳汉柏图》与他的祖传古画简直一模一样。
于是朱云多方打探,最终确定了,这幅天价《崇阳汉柏图》就是自己的那幅祖传古画,而出售这幅画的人,就是买自己画的程功。
这一刻,朱云感觉自己被深深地恶意包围了,他回想起出售古画时的种种环节,都是由刘岩引导自己,一步一步将画卖给了程功,瞬间悔恨不已。
于是,朱云决定去找刘岩理论。
虽然《崇阳汉柏图》是朱云的家传古画,但是这幅画他已经明确“自愿”售卖给了程功。
朱云虽然找到了刘岩,但刘岩却并没有给朱云一个满意的答复,刘岩表示:我并没有肯定地说这幅画就是赝品,而且你是卖给程功的。
意思就是自己没有说这是赝品,而且也只是个中间人,买画的事程功,还是朱云自愿卖的。
现在这幅《崇阳汉柏图》能拍出天价,跟自己这个之前牵线的毫无关系。
显然,刘岩的答复并不能让朱云满意,于是朱云一气之下,将刘岩告上法庭,可此案涉及刑事诈骗,法院并没有立案。
鉴宝也是鉴“心”
在古董圈,一直流传着一种专业的“捡漏”,就是卖家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手里古董的价值,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个古董,而专业人士看出来后,以极低的价格与卖家交易,再高价卖出,这似乎是古董行默认的一种潜规则。
《崇阳汉柏图》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说,这就是一场极致的捡漏事件,也算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然而真的是这样么?
这次的事件跟行业默认的“捡漏”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捡漏”是指卖家并不知道自己的东西有价值,甚至于根本不知道自己手里的是个古董,简单点说就是卖家没有主观意识要鉴定或出售古董,而专家通过专业的眼光,发现了蒙尘的明珠,从而进行“捡漏”交易。
而朱云是知道自己手里是老物件的,而且他是让刘岩帮忙鉴定,可刘岩却用了欺骗的手段,表示这东西不值钱,设局低价从朱云手里购买,从而赚取巨大利益,这已经不是“捡漏”了。
古董鉴别是一项专业度极高,普通人难以涉及的领域,因此一旦普通人进入了这个圈子就很容易会被蒙骗,而所谓的“鉴宝”,则更多的依靠专家的良心,只有心是真品,才是大众眼中“真正的鉴宝专家”!
最终程功表示,买朱云的就是假的,后来拍卖的《嵩阳汉柏图》是另一幅作品。
而朱云因为证据不足,加上是“自愿”买卖,被驳回起诉,公安也表示这不是经济犯罪,不构成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