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在走了两个多小时的羊肠小道后,余成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山顶的悬崖边上。
众人小心翼翼地往下一看,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沟谷。
再稍微往里一探,就能看见他们此行的目标——燕洞,一方伫立在绝壁中间位置的窝巢。
做好准备工作后,余成明将绳子拴在腰间,背好装燕窝的蛇皮口袋,转过身抓住绳子匀速往下滑。
搭档赵支成则站在崖边,屏着呼吸,一寸寸地将绳子往下放。
放绳子讲究一个稳、准。
“稳”指的是上方的搭档需时刻看着下崖人的动态,以此来判断绳索的收放速度。
“准”则是绳子要放得长短合适,绳子放短了,下崖的人就会悬在洞口进不去。
放长了,荡回来的爬岩人就会撞在岩壁上,甚至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
有一次,他在一个300米高的悬崖上采燕窝。
那时他系好绳子将到洞口附近时,正准备拉着绳子向后退荡进洞里时,手上稍微软了一下,身体瞬间就撞在了岩壁上。
当时余成明直接痛晕了过去,事后经检查,撞断了两根肋骨,在家里休养了好一阵子。
绳子放了五六十米后,余成明已经到达了燕洞附近。
再之后,只见余成明一脚蹬在崖壁上,一个冲力将他推出了四五丈远,再看他时,他已经悠悠荡回来,稳稳地落在了燕洞里。
往里看,燕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只能用矿灯照明。
一个小时后,绳索再次有了响动。
只是这次上崖的余成明看起来好像和往常不太一样……
燕窝是采到了不少,但神情好像并没有往常那么兴奋,反倒是满脸的愁容。
他知道,即便他再不愿意,这一天终究还是要来了……
他知道,这个行业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消失在历史中,而且很有可能他就是最后一个掌舵的人。
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余成明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起,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落寞。
一个行业落寞的根本性标志,便是没有人再愿意在这个行业里深耕,即便燕窝的价格一直在水涨船高。
刚开始的燕窝,一两只能卖到两元钱,十年前涨到了一两200元,如今涨到1000至2000多元一两。
品相最好的,可以卖到2600元一两,也就是26000元一斤。
余成明坦言,刚开始和他一起采燕窝的还有五六个人,而如今陆陆续续便只剩他一个了。
追溯起来,这项采摘燕窝的技艺从清朝中期就出现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这项绝技一度养活了村里世世代代的居民,而如今还能熟练掌握这项绝技的,只有冕宁县青纳乡海子村2组的余成明。
因为燕子的分布地域比较集中,在整个四川,余成明也是最后一位至今还在采燕窝的人了。
据余成明说,他可能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十多岁的时候就学会了采燕窝。
当时村里有两个八九十岁的彭姓村民,经常在雅砻江边的悬崖上采燕窝。
出于天生的顽皮劲儿,他也跟着一起去了。
老人在悬崖边上采,他就在下面盯着看,慢慢就把这项技能学会了。
之后一采就是几十年。
提及采摘燕窝的整个过程,余成明有些自嘲地说:“穷人的命不值钱,下去一次就是一次死里逃生。”
采一回燕窝上来,他的衣服基本上会全部湿透。
额头上的汗水就不用说了,有累的也有害怕渗出的,而且手指上也会布满血丝。
但好在燕窝价格着实可观,也不枉他在“鬼门关”走一遭。
他当然知道采燕窝很危险,可是即便知道危险,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没办法,采燕窝赚得多。
他是家里的主心骨,一年在地里辛辛苦苦刨食,最多也就几千元的收入。
但是现在采燕窝来卖,一年的收入能有五六万元。
提起燕窝的价格,余成明顿时来了兴趣。
他介绍说,燕窝根据质量不同,价格也天差地别。
普通的一个价格在一两百元,而顶级的一两就能卖到2600元,换算斤的话是,一万两万六。
“别看它贵,很多时候我还没采,就有客人预定了。”
余成明采摘的燕窝很少拿到市场上去卖,都是客户相互介绍的,天南海北的哪里都有。
在采摘燕窝的时节,余成明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冕宁县城里发一次货。
说到这儿,很多人开始反驳了,燕窝不就是燕子的唾沫嘛,至于卖得那么贵吗?
况且燕子那么多,哪个燕子不能吐几口唾沫呀?卖这么贵都是炒作。
实则不然。
在民间,燕子一直被视为一株吉祥的鸟儿,燕子去了又回来,预示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
燕窝,顾名思义,就是燕子所筑的巢。
燕子在筑巢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它们的唾液,还会用到一些苔藓、柔软的植物,以及它们的羽毛,以此而结成的窝,乃是古人眼中的“补品”。
很多人都认为,燕窝高蛋白,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等,具有补肺养阴、强身壮骨、滋补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
据说,享年百余岁的宋美龄在世时,每天都会吃一小碗冰糖燕窝。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宝钗也说过:
“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而那些所谓的达官显贵为了显示自己的阶级身份,便会以享用到这些稀有的食材来彰显自己的身份,燕窝也是如此。
过去的燕窝之所以稀缺,一来是燕窝只能靠人工采集,数量着实有限。
因为采到的燕窝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所以一直是卖方市场,价格节节攀升。
再者,能为人们提供有营养价值的“燕窝”的燕子,种类也不过几种。
当中的一种就居住在余成明一行人经常光顾的雅砻江岸处。
雅砻江岸处的燕子乃是“岩燕”,属于雨燕科金丝燕的一种,并非是那种大家所熟知的家燕。
山腰处有众多溶洞,里面常年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金丝燕。
金丝燕这种天地间的精灵,给雅砻江边的山崖带来了灵气,也给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的人带来了福气。
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吃得起燕窝的人逐年增加,需求量自然不断增加。
之前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吃燕窝只能靠这些采燕窝的人深入悬崖峭壁里面采。
这种在山洞中采摘而来的燕窝叫做“洞燕”。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加上出于环保和产量的考虑,现代燕窝行业基本上都是采收“屋燕”了。
顾名思义,就是人工搭建适合金丝燕筑巢的人工屋,以此来引导金丝燕筑巢。
之后再进行人工采摘,从而达到解决金丝燕保护和燕窝产量的冲突。
随着“屋燕”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采燕窝的人也就逐年锐减了。
不过深究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现在大家的选择多了,没必要靠搏命挣这点钱了。
余成明的两个儿子就是这么认为的。
33岁大儿子余正说起和父亲采燕窝,连连摇头道:“实在是太高了,悬崖最起码高100多米,光站在那儿,双脚就阵阵发软,根本不敢下去。”
父亲和他讲过一些攀岩下行的技巧,他也曾试着克服过心里的恐惧,但无奈根本办不到。
最根本的是,现在日子都变好了,赚钱的机会那么多。
哪怕他打个零工,一天都能挣个一两百块钱,完全没必要去做这随时可能丢命的活计。
余正华和大哥余正的想法也差不多。
他也曾跟着父亲余成明学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放弃了。
他给出的理由同样是太危险了,实在干不来,光是人站在那里都会心慌。
若是让余成明就这样看着这项技能消失,他的心里确实有所不甘。
事实上,他也想过强硬地把这项绝技交到两个儿子手里。
但是静下来再仔细想想,自己在悬崖峭壁上当了半辈子的“搏命人”,这项工作的艰险没有人再比他更清楚了。
他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吃苦耐劳是一方面,但追根究底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这种看不见抓不着的东西太虚了,他也不敢保证好运每次都能降临在儿子身上。
除此之外,家里人也都反对两个孩子继承他的衣钵,尤其是他的妻子。
在妻子看来,余成明让孩子继承他这一项所谓的绝技,更多的是余成明自己本身的不甘心。
她也理解丈夫的不甘心,但在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面前,个人的不甘心无异于螳臂当车,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为这件事,夫妻俩争吵过数次,双方各执一词,至今也没有吵出个所以然来。
争吵归争吵,但余成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一大家子人当下还得靠着他养活。
头天晚上,余成明简单和家里人做了交代后,便又匆匆踏上了采燕窝之路。
这次行程,余成明叫上了舅子赵支成等两位亲戚,三人驾车从海子村出发,沿着雅砻江岸行驶。
由于常年从事采燕窝工作,余成明对方圆数百公里内40多个燕洞的位置都了如指掌。
他一般会在每年四五月份外出采燕窝,辗转甘孜、雅安、乐山等地采摘,外出一次会在外面待上几天几夜。
一行人先到了一个小镇,余成明准备先休息一晚,吃饱喝足养好精神后,第二天一早再出发上山。
出发前,他会仔细检查采燕窝的一系列工具,尤其是绳索。
对于攀岩者来说,绳索既是主要工具,也是保命工具。
能不能下去采到燕窝,以及采摘完毕后能不能顺利登上悬崖顶,看的就是绳索。
根据每个燕洞的情况不同,余成明会准备几根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的绳子,光是购置绳子他就花了1800多元。
同时,他还会备上一根伸缩套杆,伸展之后长度有15米,为的是够到燕窝后,用它把燕窝从崖壁上套出来。
简单吃过早饭,余成明将攀岩的绳索放在蛇皮袋里背着,开始往山上走。
看过余成明一行人走的路,才知道羊肠小道多么形象。
他们上山的路已经不能用艰险来形容了,更多的是“如履薄冰”。
山路极窄,有的地方只能放下半个脚掌,遇到这种情况,余成明一行人只能贴着崖边走,双手紧紧扣着岩石。
同时,彼此之间还得相互照应着。
照应的同时又要求每个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分心。
只要分心踏错一步,下一秒可能就会粉身碎骨。
一行人好不容易走完狭小之道,不料又碰上了灌木丛。
比起窄道儿来说,灌木丛对人的体力要求更高。
灌木丛里潮湿闷热,密不透风,大多时候他们都是钻在灌木丛中摸索着前进。
等穿出灌木丛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体力严重透支。
遇到口渴难耐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忍着,毕竟到了山脚下就好办了。
一路辗转后,这才爬到山顶。
但这里距离他们采燕窝的悬崖壁还有一段路程,无奈众人只能再下到山脚。
很多时候,由于雨后的河水暴涨,很多地方不得不蹚水过河。
遇到河流时,余成明等人一般会及时补充水分。
不过遇到那种雨后浑浊的河,河水里全是浮尘太多,这种水是无法直接饮用的,他们就会用速干衣先过滤一遍再喝。
几经波折后,余成明一行人终于到了采燕窝的地点。
只见余成明将绳子拴在腰间,背好装燕窝的蛇皮口袋,搭档一点点地往下放绳。
余成明一个秋千荡进入燕洞,开始了他采摘燕窝的工作。
每一年,他都要经历数次这样的过程。
提起采燕窝,余成明特意强调说,他每次采燕窝之前,他都要祭拜一下山神,为的是求个平安顺利。
这个仪式他坚持了几十年,对作为他衣食父母的大山,始终都有一颗敬畏之心。
再者,关于采燕窝余成明还有一个铁打不动的规矩。
同一个燕洞,一年只去一次,而且只在4月采第一窝,燕子生蛋以后绝不碰窝。
余成明说,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吃绝食。
他们仰仗燕子生存,燕子相当于他们的衣食父母。
如果连燕子都没了,之后的燕窝又从哪里来呢?
余成明和所有老一辈的采燕人都知道,采燕窝辛苦是辛苦,但绝对不能过于贪心。
可是,余成明能管得住自己,但终归管不住时代的脚步。
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或许永远也想不通,有些东西不再被允许存在,并不是因为它没有价值了,只是时代不再需要它了。
如今的时代瞬息万变,新鲜事物在不断涌现,一昧地固守过往,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面对时代浪潮,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顺应改变,迎接新生。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人都这么幸运。
很多人有着自己的难处,他们或是上了年纪,或是文凭有限,只能凭借过去传承下来的手艺,为家人挣口饭吃。
今年58岁的余成明大哥也是如此,他准备等两个儿子都成家之后,就彻底退休。
被问及采燕技艺失传该怎么办,这个汉子愣了半天,最后无奈地笑了笑,说:“那就没了吧,以后就让燕子们好好活着,也算是我们报恩了。”
-完-
参考资料
成都商报:《飞岩走壁采燕窝》
成都商报:《雅砻江最后的采燕窝人》
红星新闻:《雅砻江最后的采燕窝人:贵的一斤2万6,儿子宁愿打工也不学》
中国经济网:《雅砻江最后的采燕窝人:儿子宁愿打工也不学 因为是拿命在“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