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 夏山图 1943年 故宫博物院藏
傅抱石 春风杨柳万千条 1964年 南京博物院藏
-牟建平
目前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吞吐大荒——傅抱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绘画展”中有多件傅抱石晚年山水精品展出,展出傅抱石生命最后6年中精品力作约60件,其中多数为山水创作。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华艺国际广州2021春季拍卖会中,傅抱石红色山水作品《韶山关公桥》以4772.5万元领衔拍场。此件红色经典作品以毛泽东小时候读书的关公桥私塾为背景,结合毛泽东诗词《七律·到韶山》意境,由实景写生创作而得。本期约请作者梳理了傅抱石山水画演变与“抱石皴”技法之形成,同时盘点了近年来傅抱石山水画行情与造假情况。
在近百年中国画坛上,大家公认的山水画“四大家”分别是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这四大家,风格最突出,笔墨都有自己的语言独创,其中傅抱石的“抱石皴”,名气最响亮。
/山水画演变与“抱石皴” /
客观讲,傅抱石山水画的成就远高于他的人物画,而且他画山水画也早于人物画。傅抱石的山水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5—1940年为“临古期”,主要以学习明末清初遗民画家石涛、程邃为主,并上溯元四家,师法传统笔墨技法。第二个时期1940年—1949年为“变法期”,以在重庆的“金刚坡”为标志,创作了一批散锋乱笔、墨气淋漓、气势磅礴的新山水画,皴法独创,前无古人。第三个时期1950—1964年是“新山水画探索期”,包括1957年东欧写生,1960年率江苏国画工作代表团两万三千里写生,1961年东北写生,诞生了一批反映新中国风貌的作品。
目前可看到傅抱石最早的山水画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作品,风格比较多变。如1925年的《秋林水阁》(南京博物院藏),款识:“有清山水,乾嘉以前多尚山之深,谷之邃,及龚贤、高西园、吕半隐出,以线条之遒健为宗,于是画风为之稍变,抱石。”这件山水画以焦墨见长,明显有程邃焦墨山水的味道。22岁能画到这个程度,应该说傅抱石还是很有天分的。1925年画的《松崖对饮》,题款:“程邃号江东布衣,画宗北苑,以枯渴之笔成山水,余喜其雄朴而拟之,抱石。”皴法主要是焦墨圆点和弧线,石头的勾皴尽显迅疾,已经可以看出后来“抱石皴”的草意。
1933年的《仿黄鹤山樵秋壑鸣泉图》,篆书款“秋壑鸣泉”,款识“癸酉秋九月抚黄鹤山樵本,傅抱石。”则是学习“元四家”王蒙的构图和披麻解索皴,重峦叠嶂,繁皴密染,笔墨还是相当见功力的,可以看出傅抱石在山水画方面的天赋,以及他对传统的继承。这时傅抱石30岁,由明清上溯元代,对古代山水画下了一番功夫。1933—1935年傅抱石经徐悲鸿帮助赴日本留学,向日本的美术史学泰斗金原省吾学习美术史,留学期间他1935年曾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现在多保存在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这时期的山水画是何种风格,目前资料较少,不得而知。
1935年7月,傅抱石因母病从日本回国。1936年5月在南昌举办在国内的首次个展,广受好评。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37年抗战爆发,傅抱石携全家从南京返回江西新余故里。1938年4月,受郭沫若邀请进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1940年9月,国共合作破裂,文化工作委员会解散,后撤至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任教,从此艺术创作进入高峰期。傅抱石一家寓居在重庆西郊金刚坡,每周都要去沙坪坝上课,来回数十里山路,傅抱石常常是徒步行走,他把这看成是亲近大自然的大好机会,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坚持步行上班。
1941年,傅抱石尝试山水画变革,《云台山图卷》(南京博物院藏),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要画作。《云台山卷》并不是写生作品,而是根据东晋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考订、研究、创作的具有青绿色彩的一幅山水画卷。这里的云台山并不是河南焦作的云台山,而是四川广元市苍溪县的云台山,云台山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修道成仙的名山。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里描述了天师张道陵以跳到深谷中取桃子来考察弟子们的故事,傅抱石1940年写成了论文《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并再现了画中的山涧、树木、人物,画完此图后傅抱石镌刻小印“虎头此记自小生始得其解”(“虎头”指顾恺之)。
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西郊沙坪坝的金刚坡,被誉为傅抱石一生创作最重要的“金刚坡时期”。虽然金刚坡时期是1938—1946年,时间长达8年,但是傅抱石山水画风格的真正锐变是从1942年开始的。此时画上署款常写“东川金刚坡下山斋”几个字,是“金刚坡时期”画作的标志。郭沫若也曾在《题傅抱石画山水小幅》诗中云:“抱石入蜀画风改,青城峨眉到笔锋。”傅抱石自己也说:“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是辜负了四川的山水,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
谈及在金刚坡作画的艰苦,傅抱石曾说:“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刚坡麓的一个极小的旧院子里,原来是做门房的,用稀疏竹篱隔作两间,每间不过方丈大,高约丈三四尺。全靠几块亮瓦透点微弱的光线进来,写一封信,已够不便,哪里还能作画?不得已,只有当吃完早饭之后,把仅有的一张方木桌,抬靠大门放着,利用外来的光作画,画后,又抬回原处吃饭,或作别的用。这样,我必须天天收拾残局两次,拾废纸、洗笔砚、扫地抹桌子都一一办到。所以这半年来,内人和三个小孩,都被我弄得莫可奈何,当我作画的时候,是非请她们在屋外,竹林里消磨五六个小时的。”
正是在金刚坡时期,傅抱石发明了他赖以成名的“抱石皴”。这种皴法,散锋乱笔,灵动奔放,淋漓痛快,与历代传统的皴法均不相同。关于“抱石皴”的来源,笔者以为既受到日本画的影响,也有中国画的传统。傅抱石在日本留学期间,注意吸收日本画法,以竹内栖凤、横山大观为主,大片的墨色,飞动的线条,特别是散锋处理,这一点很像。同时傅抱石的“抱石皴”,还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中国写意画的影响,主要是徐渭和石涛两家,徐渭的用墨和草书用笔,在傅抱石的绘画里处处可见。当然,“抱石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过“乱柴皴”,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实现了向“抱石皴”的过渡。
1942—1945年,傅抱石正值40岁左右年富力强,迎来了创作上的高峰,他金刚坡时期的大部分名作,几乎都是这三年里诞生的。如1942年的《大涤草堂图》,1943年的《仿石涛游华阳山图》、《夏山图》、《风雨客至图》,1944年的《万竿烟雨图》、《兰亭图》,1945年的《大涤草堂图》、《水亭话别图》、《潇潇暮雨图》、《山雨》等。这些画,在皴法、墨法上完全出新,其中,《大涤草堂图》,基本没有皴法,完全用墨法去表现,如徐悲鸿所说的“块面”。而《水亭话别图》,则完全用草书去皴山石。
傅抱石的“抱石皴”,在山石、树法上都有所创新。他说:“我作画所用皴法,是多年在四川山岳写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看重表现山岳的变化多姿,林木繁茂而又可见山骨嶙峋的地质特征。”他画山石,轮廓的勾勒往往是避实就虚,很少完整细致的勾勒,只是迅疾地用草书笔法大致勾勒出石形山势,之后通过墨法和赭石连点带染,皴法斑驳而凌乱,但山石每每营造出整体气势,给人一种大写意、大笔墨的感觉。画树叶也是一样,古人画树,先画树干再画树枝然后点叶,傅抱石恰恰相反,是先点叶再穿枝立干,树叶画得更加灵动鲜活。傅抱石画树很少去勾,而是用浓淡墨去点和染,画出的树层次更丰富厚重。
当然,傅抱石山水画最核心的一点是擅于用墨,他用墨惯用自己买的油烟、漆烟老墨,墨色黑中带紫,黑中泛光,傅抱石是个用墨高手。据宋文治回忆,傅抱石一生用墨多于用色,山石树荫的颜色都要加上墨,所以他的作品看起来分量重,韵味足,非常耐看。即便是60年代,他画了色彩艳丽的《毛主席诗意八开册》,里面用了大量的红色,但是仍然衬托着大量的浓墨重墨,这是与他对墨的喜好分不开的。傅抱石认为,“用墨要注意墨色的韵律、变化,要虚实相生而成天趣。”傅抱石非常会用墨点,他说“点法”在山水画中至关重要,是表现画面气氛不可失的技法。
傅抱石的山水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妙于留白。他画的《巴山夜雨》,朦胧的夜雨中,山上几处小小的屋舍的留白,非常精妙。《水亭话别图》,左下角亭子屋顶的白,格外抢眼。1945年画的《大涤草堂图》,用没骨法画的树把空白分成上下两块,十分醒目。傅抱石的山水画在构图上,也迥异于常人,他的山水画视角大多是俯视的,这是他的独特视角,如《万竿烟雨图》《风雨客至图》,无论是全景式构图还是截取中景构图,很多都是俯视画法,给人一种视野开阔之感。傅抱石还非常长于营造空间感,他画的山水画空间感很强,这来源于西画。
从1942—1945年,也就是金刚坡时期的后期,傅抱石创作了不少的山水画,“抱石皴”也固定成型了。1945年的《潇潇暮雨》,标志着技法的锐变成功。傅抱石作画一般先把纸贴在墙上,或平放在桌上,凝神静思,抓起大笔,猛刷急扫,把风雨气势画出来,接着用墨东勾西皴,左右盘旋,山势一气呵成。停下来,细致观察,再笔墨增补,使之具体,再以色墨渲染层次,稍干再画细部,最后认真收拾。大笔挥刷是关键,决定画幅的成败。六法中有“气韵生动”,傅抱石尤其注重“动”,他的绘画最追求动感,傅抱石极爱画雨、泉、云和瀑,成为他绘画的绝活。他的山水画,烟笼雾锁,苍茫雄奇,一半山川带雨痕。
傅抱石一生爱画雨,他画的雨景画非常有气势。在表现雨的手法上,发明了一套自己的技法。古代不少画家都画过雨,米元章、高房山、戴进等,都画过雨。傅抱石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染法,他曾说:“为了充分表现自然景物的实际变化,晴雨风貌的神韵,应该强调染法的运用。一幅画我常常渲染十数遍,目的就是强化画面气氛和意境。”傅抱石一生画了很多著名的雨景画,如《万竿烟雨》《潇潇暮雨》《山雨欲来》《风雨归牧》《风雨归舟》《巴山夜雨》《嘉陵烟雨》《千峰送雨》《江南春雨》《不辨泉声抑雨声》等。在近百年表现雨景山水上,傅抱石无疑是第一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傅抱石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面对新时代的需要,傅抱石开始了“新山水画”的探索。他原来40年代那种全景式的山水画很少画了,更多的是写生画,色彩也明显增加了许多,而且大多是小画。1954年《风雨归牧》,虽然仍是雨景画,但是使用了洒矾的画法。1956年《平沙落雁》,画很小,但确有咫尺千里之势。1957年,奉命率团出访罗马尼亚、捷克,创作了一批异国风光小品和速写《东欧写生》。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应中央领导邀请与关山月合画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悬挂在人民大会堂。
20世纪60年代,傅抱石创作了一批红色经典和具有写生韵味的山水画。如1960年的《枣园春色》和《毛主席词意,七律到韶山》,1962年《虎跑泉》、《不辨泉声抑雨声》,1963年《老虎滩渔港》。1963年,《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出版,激起了全国各地画家画毛主席诗意画的热情,傅抱石也画了一批毛主席诗词的山水画,如《虎踞龙盘今胜昔》,《芙蓉国里尽朝晖》,《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成为傅抱石晚年山水画的一大亮点,《春风杨柳万千条》,也是其中的一件。晚年傅抱石喜欢画春柳,画得格外清新,《柳荫对弈图》堪称其中的精品。
/傅抱石山水画行情与造假/
傅抱石的山水画拍品近年多次拍出不菲的天价。早在2011年北京翰海秋拍,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册山水册八开》就曾拍出2.3亿元的惊人天价。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以9200万元成交。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上,《茅山雄姿》以1.87亿元成交。2019年北京保利春拍,《芙蓉国里尽朝晖》4025万元成交。2020年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高山行旅图》2875万元成交。2020年中国嘉德秋拍,《登庐山诗意》920万元成交。202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乱瀑鸣泉》1452.6万元成交。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伴随着天价的诞生,一些赝品伪作也鱼龙混杂拍卖成交。目前造假伎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打着编进《傅抱石年谱》的幌子,但是画作与真迹南辕北辙。二、号称编进近10多年出版的傅抱石出版物,靠出版物“镀金”。三、伪造傅抱石的“自题签”,但是书法相当蹩脚,与真迹天壤之别。四、知名专家的题跋“点石成金”,但拍品笔墨却相当丑陋。五、大量克隆的“双胞胎”、“多胞胎”出现,这是违背傅抱石个人创作规律的,如他自己所言“拙作的面目多,几乎没有两张以上相同的作品,实际上这是造化给我的恩惠。”六、近年一些解放后的写生作品时常出现在拍场,要小心警惕。
鉴定傅抱石的山水画真迹,笔者以为可以从傅抱石独特的笔墨、构图、气势、书法等多面入手。傅抱石的山水画,笔墨语言是迥异于任何人的,是他自己摸索独创的“抱石皴”,这种皴法看似散锋乱笔,但并不是真正的粗头乱服,而是“笔活墨沉”,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律。在构图上,傅抱石也是非常讲究的,尤其善于运用对比,有些画“尺纸千里”,一些山水画的人物小若米粒,画面给人一种非常宽阔之感。傅抱石画作有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动势,无论风、雨、瀑,都有一股夺人心魄之势,这种势是很难仿造的。同时他的书法有金石味,笔力千钧,如锥画沙,有些赝品伪造他的篆书,但与傅抱石篆书风格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