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在如今是很普遍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而同为追星族的90后女孩杨可欣,却有着特殊的追星目标,她在戈壁滩里花费五年青春追逐天上坠落的星辰——陨石。
这五年里,她124次进出罗布泊,踏遍13万公里戈壁,面对高温、沙陷、尘暴等等危机,曾3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期间她找到了600多颗陨石,一共重达400多公斤。
在民间收购里,稀有陨石价格有时高达一万一克,但坐拥400多公斤陨石的杨可欣却拒绝了民间收购。
在这5载戈壁追星之旅中,杨可欣遇见了什么样的困难与危机?
是什么让曾交不起房租的她,拒绝天价陨石收购,转而在家乡与中科院地化所合作开了一家公益陨石科普馆?拥有约400公斤陨石的杨可欣,如今现状又如何呢?
解答这些疑问,还要从9年前,杨可欣与陨石结缘时说起。
结缘陨石
2012年,1990年出生的贵阳姑娘杨可欣因工作调动前往新疆哈密,在这里她与陨石结缘。
新疆哈密市邻近罗布泊,因为罗布泊特有的地理环境,此处的戈壁滩上有着诸如煤炭、铁矿、陨石等等机遇,在戈壁滩上进行勘探、捡石是本地的流行活动。
杨可欣调往哈密时,职务是煤矿电器设备代表,平日工作闲暇时刻较多,所以常在空闲时间与朋友同事前往戈壁捡石游玩,期间认识了许多同好石友。
一次石友群里爆出了一个消息,一位石友捡到了一颗陨石,已经通过了专家鉴定。
看到这则消息,杨可欣瞬间兴奋了起来。
杨可欣在农村长大,自幼便对那时的星空着了迷:“我喜欢那时的星空,那时夏天还能看见星星,有时还能看见流星雨。”
如今有机会能一睹天上的星辰,喜爱星空的杨可欣自然不会放过,于是立马在微信里联系石友,提出当面欣赏的请求,对方也爽快的答应了。
没过几天,杨可欣就拥有了近距离接触星辰的机会,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石友手中的陨石,仔细观察触摸,就那片刻,她便彻底爱上了这个了这个粗糙却富有质感的石头。
她心里打定注意,她也要拥有一颗自己的陨石。
直爽的杨可欣当面问询了石友,该如何找到陨石。
面对杨可欣的问题,石友却有些犹豫,不是他不愿意告知杨可欣寻找陨石的方法,只是这一行太过危险艰苦,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女性角色:
“捡陨石也叫猎陨,我这样找陨石的人叫陨石猎人,平日十分辛苦和危险,很多男人都受不了这个苦,目前我们这行都没一个是女的,你还是放弃吧。”
面对石友的疑虑,杨可欣只是盯着石友的眼睛,坚定地回答道:“你带我去猎陨,到时候就能看到我的表现了!”
在杨可欣的坚持下,石友同意了杨可欣的请求,但也让杨可欣去做好准备,毕竟这一行不缺一腔孤勇,还需要拥有鉴别陨石、寻找陨石的种种专业方法。
在石友的指点下,杨可欣查阅学习了大量的陨石资料。
她了解到陨石坠落后只有三成落在陆地,沙漠戈壁因其气候干燥,利于陨石保存,所以是最佳的寻陨之地,同时陨石除了外观特殊而别具美感外,因其来自宇宙各处,携带着许多信息,可以通过陨石更细致的了解这个宇宙,拥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经过学习后,更了解陨石的杨可欣,更坚定地觉得,自己一定要找到一块自己的陨石。
2012年10月,石友向杨可欣发出了寻陨邀请,就此,年仅22岁的杨可欣,开始了她长达五年的追星之旅。
追星之旅
收到邀请的杨可欣,按石友的要求准备好了GPS、金属探测器等工具,在指定地点与团队汇合,团队加上杨可欣,一共有四个人。
寻星之旅并不轻松,即便陨石猎人们拥有着现代科技与陨石坠落情报,但面对茫茫戈壁沙漠,寻找陨石依旧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中国陨石网创始人赵志强说:“发现陨石的概率是小概率事件,能不能找到陨石靠的就是运气与经验,用大海捞针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
寻星之旅固然困难,但没有一个陨石猎人会惧怕这样的大海捞针。
2012年10月,汇合成功的4人猎陨团队准备到物资,在凌晨四点驱车前往阿拉塔格山陨石散落带进行寻星。
之所以凌晨四点出发,是因为陨石散落带多散落在罗布泊无人地带,从哈密开车去往散落带,最少也有200多公里的戈壁路程,更远的甚至要开五六百公里。
所以经验丰富的陨石猎人都会在深夜便驱车前往戈壁,一般到达时便是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此时太阳还不大,却也光线充足,猎人下车徒步进行搜寻是最好的时机。
杨可欣与团队到达阿拉塔格山陨石散落带时,太阳刚出来。
经验丰富的石友便让杨可欣裹好衣服,带上面纱、眼罩等防晒工具,这里可是罗布泊,地表温度常年高达45摄氏度,紫外线也是足以伤人的东西。
若是没有做好防晒工作,因中暑、烧伤等问题而殒命罗布泊的人不在少数。
一般而言,寻找陨石的很困难的,很多时候陨石猎人花费几天时间,走几十公里路,都找不到一块石头。
杨可欣首次寻星之旅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
到达目的地后,杨可欣与队友拉开距离,像鱼网一般往同方向进行搜寻,试图在戈壁里找到隐藏的陨石。
然而几个小时过去了依旧一无所获,吃过午饭后,团队继续搜寻,但一直找到邻近夜晚了,杨可欣仍然两手空空。
这样的情况在第二天出现了变化,次日团队四人更换方向进行搜寻。
一个小时后,杨可欣便在一个戈壁滩上发现了符合陨石特征的黑石头,捡起石头反复观察揣摩后,杨可欣的心脏怦怦直跳,根据过去学习的知识,她很确信这是块陨石!
在让经验更丰富的石友辨认后,杨可欣开心地跳了起来,她终于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颗陨石,这颗陨石虽然个子很小,只有20克,却为她的寻星之路打下了基石。
就此,杨可欣正式成为一个陨石猎人,平日一有闲暇便会参与寻星猎陨。
“我们最常去的地方是罗布泊,那里到处都是戈壁滩,发现陨石是比较容易的。”
在哈密的五年时间,杨可欣常常在市区与戈壁滩沙漠里往返,行进了约13万公里。
去过库木塔格陨石散落带、土牙陨石散落带等著名陨石散落带寻找陨石,也远去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青海茫崖等地碰碰运气。
“起初的时候,我的经验有些不足,常把其他石头与陨石搞混。不过时间久了,我也就分清楚了”
“在哈密五年里,捡到各类陨石600多块,重量近400公斤。”
在杨可欣收获颇丰的背后,她也吃过许多苦头。
在沙漠戈壁来回不是容易的事情,沙漠戈壁里缺乏辨别位置的路标,很容易让人迷失,天气变化也极大,常常有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再加上暗处的沙陷坑、极大的昼夜温差、无处不在的暴晒等等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杨可欣都一一克服了。
那让杨可欣克服这些挑战,坚持了五年的动力来源何处呢?
一般陨石猎人追寻陨石,往往怀揣发财的心态,想通过陨石一举暴富,但杨可欣却与那些人不同。
国内曾出现过一阵陨石收藏热,陨石被炒上天价,最贵的陨石一克售价便高达十多万美元。
曾有买家找到已经寻觅到多颗陨石的杨可欣,出价每克一万进行购买,但当时并不富裕的杨可欣并未动心。
即便她曾因寻星开销过大,连有一段时间房租都交不起,不得不露宿街头,但历经苦难的她也只是婉拒对方,因为她更想为家乡的孩子带去陨石,让他们了解远处的星辰。
2017年,杨可欣所在单位撤销哈密办事处,她也就此离开这个承载自己五年青春的地方,离开后她携带600多颗陨石回了老家贵州。
杨可欣说:“陨石让我变得坚强豁达,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如今现状
回到老家后,杨可欣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售卖陨石,以此实现自身的富裕,去享受豪车豪宅,而是进一步思考起陨石的意义,期间她萌生了创办一家公益陨石科普馆的想法,雷厉风行的她立马联系到了相关专家进行探讨。
在五年寻星过程中,杨可经常给科研机构提供陨石样品,因此也结识了中科院地化局李世杰博士等专家。
在得知杨可欣的想法后,李世杰博士很是欣慰,于是达成共识的二人立刻着手筹备了起来。
这个想法得到了中科院地化所的强烈支持,聘请杨可欣为研究生户外指导员,并计划将科普馆设为中科院地化所研究生陨石标本实习基地。
除了杨可欣的400多颗陨石外,李世杰博士也把一些珍贵的陨石标本放到科普馆展出,丰富馆内收藏。
2017年6月,27岁的杨可欣带着400多颗形态各异的陨石回到了家乡,为家乡的孩子创办西南首个陨石文化科普馆——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并担任馆长。
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对外免费开放,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陨石文化,杨可欣还专门聘请了2位专职讲解员和3位兼职讲解员在馆内进行讲解,平日也常组织活动去往各个学校为孩子科普陨石知识。
如今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已经运营四年,杨可欣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开馆途中的种种困难。
即便家人多次劝她闭关,她也只是咬牙坚持,依旧保持入关免费的规定,并在四年里举行了上百次进入校园的陨石科普活动,为孩子们近距离了解星辰提供了条件。
问及杨可欣陨石的价值,她回答道:“它们在宇宙中漂浮了几十亿年。每颗陨石身上都带着时间的痕迹,让它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寻找这些故事,成为我的兴趣。”
在2021年2月央视节目《开讲了》中,杨可欣连线节目,与特邀航天专家李海涛进行交流,这位专家乃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测控系统的总设计师。
节目里,杨可欣介绍了陨石馆中收藏的陨石以及自己的追星之旅。
展示陨石中,最大的一块重达16公斤,是几年前杨可欣在新疆土崖陨石散落带发现的,最小一块只有20g,是杨可欣首次追星时寻觅到的。
对于杨可欣舍弃私利,创办陨石文化科普馆的举动,航天专家李海涛表达了高度赞扬,他说:“举办科普活动,能让其中一个人从此改变理想,投身到航天事业,那都是值得的。”
谈到未来计划,杨可欣表示,希望可以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扩大科普馆的规模,引进更多陨石科普仪器,建立更完善的陨石文化科普体系,举办更多陨石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陨石。
“我们想通过媒体宣传,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和更多的机构团体展开合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陨石文化。为天文天文爱好者和民众提供场所,让他们更容易的去了解宇宙,为贵州的科普活动的开展尽一份力量。”
面对采访,杨可欣说:“我会继续努力,将陨石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坚持把陨石科普馆一直做下去,为丰富和推广科普基础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杨可欣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陨石除金钱以外的价值。
今年3月一位石友向科普馆捐献陨石,这颗陨石市价约为十万,听闻后杨可欣让石友再考虑下,毕竟这笔钱不少小数目,但石友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陨石不只有金钱上的价值。”
2021年9月,在贵州科普月里,杨可欣再次带着陨石走进贵阳市云岩小学,将陨石科普带向校园,为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点燃真正的追星梦。
在为家乡贵州拍摄的宣传片里,今年31岁的杨可欣在结尾处独白道;“如果你问我,年纪轻轻该去干啥,我会回答,去闯荡!”
杨可欣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真正的追星之路。
转自:刘白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私信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