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龙虾,我们能罗列出一系列品种,例如波士顿龙虾,澳洲龙虾等等。好吃不说,单说身材都一个顶俩的存在。我们在捕捉过程中,常常受到危险,比如那钳子经常给我们制造麻烦,甚至部分渔民因此受伤。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一种虾,这种虾比波士顿龙虾等都小,但比它们更漂亮,杀伤力也更大。它就是-雀尾螳螂虾。
虾中"西施",名副其实
如果说鸟中"西施"是孔雀的话,那么虾中"西施"就是雀尾螳螂虾(以下简称雀虾)。虾如其名,雀虾当之无愧。从外形上看,平均身长在15厘米左右,最大可达18厘米。但小巧的体型不影响它们五彩缤纷的华丽。
雀虾全身呈现一种深绿色的状态,一副身穿橘色盔甲的"大将军"。全身呈深绿色,在身体末尾则有一块为黑色。头胸甲前侧缘具有镶白边的黑色及咖啡色蜂巢状纹路,3对胸足及捕食爪呈红色。
从绘画角度来说,这种虾色彩浓郁,着色清晰,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确实令人惊叹。在广大的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包括中国的及台湾海域,都是它们的栖息范围。
别看这种虾名字好听,有西施的美誉。实际上它们可是肉食性动物,非善类。以其他鱼类和虾类为主要捕食对象。
华丽的杀手
正如黑寡妇给人的感觉一样,美丽中带着杀气,只要稍不注意就会死于刀下。雀虾同样如此,看着落落大方,实际上却凶残无比。
- 潜伏偷袭,果断出击。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一组关键数据,雀虾的身长普遍在15厘米之间,也就是说从个头体积上是不占优势的。也正因为这种体型,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隐藏条件。在日常中,它们都会暗中观察。常躲在岩石缝隙,珊瑚礁旁守株待兔。等到有其他猎物靠近时,就会突然出击,将其拿下。
- 凶狠残暴,寸草不留。
喜欢养鱼的朋友都知道,特别是养虾的时候,为了使鱼缸美化,通常会放好几只进去。然而遇到雀虾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它们实在难养活,凶残不说,还可怕。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将一只雀虾放到一个鱼缸里。
不久后你就会发现,鱼缸里就剩下它一个了。天性凶残的雀虾会将鱼缸里其他活的生物一一铲除。
科学家对此非常不解,通过研究后初步得出结论:雀虾除了凶残外,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领土意识,当我们把它放置鱼缸后,雀虾潜意识中认为鱼缸就是它的领土,那么其他生物就是入侵者,为了保护领土,自然就会选择虐杀了。那你们会问,放两只同类不就好了。那样情况更糟糕,两只领土意识都很强的,你搁一块,非火拼不可。
此外,受雀虾生存环境影响,它们多数生活在岩石身后或者缝隙中,也就意味着饲养时候需要大量假山岩石来装饰鱼缸。这对于一些普通爱好者来说,确实有些繁琐和复杂。
- 深海宝典,弹簧双拳。
外观像孔雀一样美丽,捕猎却像螳螂一样娴熟。躲在暗处的雀虾,感到有猎物靠近时,发起突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雀虾用它强有力的前螯钩迅速出击,狠狠将敌人一击毙命。就像拳王争霸赛里的比赛一样,用速度击溃对手,连续不断打拳将敌人砸晕。
根据实验,雀虾的这招堪称经典。有科学家专门研究过这对拳,并得出惊人数据,它们在攻击对手时,能够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也就是远低于一秒钟时间,让对手毫无反击的机会),最高时速超过50英里(约合80千米)每小时,加速度超过0.22英寸(合5.588毫米)口径的手枪子弹,可产生最高达60千克的冲击力,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一个化学玻璃桶都能将其毁灭殆尽。这威力可见一斑
- 无限循环,重复利用。
刚说到雀虾的这个拳击能在短时间内打出最强拳力导致对手无力招架。但是这种拳击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损坏。如同鼠标一样,经历点击次数完毕后就需要更换一样。雀虾会有一个再生期,对于自己的拳更新换代。简而言之,它的武器会磨损,但是能自我修复更新。强如导弹都有没子弹的时候,而它们则可以无限循环。
对阵螃蟹,胜算如何
海洋中的同种生物对抗,最不缺乏看点。虾蟹之争也由来已久。如果雀虾对阵螃蟹,胜算如何?
首先,雀虾破甲能力确实可以。不过没到无坚不摧的地步。事实上打一个脆皮虾蟹都需要几次出击,敲牡蛎也得好几下,所谓一拳打碎手指纯属夸大其词。它们真正的威力顶多造成手指瘀青。
其次,雀虾的机动能力比螃蟹强,面对行动不怎么快的螃蟹占很大优势。不过需要明白的一点是,雀尾的智商很高,这也导致了他们没有以命相搏的性格,反而很容易逃跑。所谓不知者不惧,相反,知者畏惧一样,就是太聪明,知道打不过就跑。
最后,防御力看,雀虾的出拳速度和进攻能力毋庸置疑,但双方对阵讲究的是攻守兼备。相比下雀虾的防御力存在很大问题。雀虾喜欢搞突袭,当遇到稍微强一点的对手,就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当雀尾螳螂虾遇到稍微有战斗力的同等级对手时,明显从数据和战斗技巧上不见得能够占据上风,甚至可能落败。所以,个人认为,雀尾螳螂虾在于螃蟹的对话中,大概率会落败而归。
雀虾作为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的生物,虽以"海拳王"著称。无论出拳速度和力量都达到爆表的地步,但受困于自身体型的原因,远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