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妈很帅
“爱吃鱼的孩子特别聪明哦!”小时候美妈觉得鱼腥,不爱吃鱼,妈妈就用这句话哄我吃鱼。“吃鱼益智”是母婴圈一直挂榜的热搜。
鱼确实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处于食物中低端富含DHA的深海鱼。DHA是大脑细胞的重要营养素,能激活大脑,强化记忆力,提高认知。而且海鱼中还含有很多优质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可以满足宝宝的生长所需,所以不少父母从7个月开始就开始做鱼泥给宝宝吃,而大多数选择鳕鱼作为辅食。鳕鱼是美国食药监局(FDA)推荐食用的最佳鱼类之一,不但刺少、肉质鲜嫩,口味清淡,而且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质,很适合肠胃娇嫩的宝宝吃。
然而鳕鱼家族成员庞大,市面上又有很多“假鳕鱼”,如果不仔细挑选,很容易掉进坑里,花了冤枉钱不说,还有可能对损害孩子的健康。美妈就这方面吃过亏,花了一千大洋买了3袋“鳕鱼”回来,结果刚好看到一篇科普鳕鱼的视频,怀疑不是真的鳕鱼,上网查阅了大量鳕鱼的科普资料,发现买回来的鱼跟油鱼高度相似,所以不敢给孩子吃,自己做了吃了一块,结果第二天拉出来都是油……
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美妈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怎么辨别真假鳕鱼。
血统纯正的真鳕鱼
太平洋鳕鱼:多分布在北太平洋及中国渤海和黄海。一年有两次捕鱼期,分别是8-9月及12-5月,多在秋冬季节进货,冬天肉质最鲜美。头大上颌比下颚突出,肚子大而圆,下颚有一个倒钩,鱼身有褐色斑纹。
大西洋鳕鱼:在1-4月份产卵,头大,下颚有一个明显的倒钩,鱼身颜色很多,浅黄绿色及橄榄色比较常见,头部、鳍及尾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最显著的特征是鱼身有一条清晰的白线。
格陵兰鳕鱼:多分布于北美海域,部分栖息于俄罗斯白海海域,外观与太平洋鳕鱼相似,但体型比太平洋鳕鱼小,因捕获量很少,商业价值低,国内市场鲜有露面。
黄线狭鳕:又名阿拉斯加鳕鱼,有些地区又把它称为明太鱼,其身长60cm,下颌比上颌突出,细长,有三个背鳍,身体一侧有两条黄线状花纹,在0-2000m的水域栖息。
挪威狭鳕:跟黄线狭鳕长得差不多。
黄线狭鳕与挪威狭鳕两者命运多舛,曾被踢出鳕科-鳕属,归类为鳕科-狭鳕,后来因跟大西洋鳕鱼极为相似,又重新回归鳕科-鳕属这个大家庭。格陵兰鳕鱼因为市面上几乎没得卖,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血统纯正只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鳕鱼及狭鳕三种。
经常买错的两种“假鳕鱼”
1)银鳕鱼
银鳕鱼又名裸盖鱼、南极犬牙鱼,多半栖息于300-400米的海水域,鳞片细小易取,肉质紧实,因富集脂肪,如白银般雪白,为了卖个好价钱,所开日本人给它取了个高贵的名字。
不少家长错把它当作真鳕鱼,其实它并非鳕科鳕属,这种鱼不太适合婴幼儿吃。银鳕鱼虽然DHA的含量比真鳕鱼高,但因处于食物顶端,体内含有很多的甲基汞,宝宝常吃,伤害大于营养。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能吃,根据FDA的建议,孩子吃鱼首选鳕鱼,银鳕鱼则每周不可超过50g。
2)油鱼
油鱼因外观、口感跟鳕鱼极为相似,部分商家常用狸猫换太子的招数拿油鱼当价格昂贵的鳕鱼来卖。这种鱼之所以被称为油鱼,是因为体内含有大量不能消化吸收的蜡酯,婴幼儿本身消化能力较弱,吃了不吸收,会拉油。油鱼价格便宜,汞含量低,营养成分也不错,但因为有蜡酯这一尴尬特性,在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禁止销售的。
怎么区分真鳕鱼跟银鳕、油鱼?
市面上这三种鱼大多数都是切成鱼块或鱼柳卖的,所以无法从整条鱼的外观来判断。
鳕鱼:鱼鳞小而密集,肉身细腻白润,看起来都比银鳕鱼及油鱼清透,鱼皮与鱼肉分层清晰,肉质比银鳕鱼松软,烹调后肉质松软易散,口感比银鳕鱼粗糙。
银鳕鱼:鱼皮偏黑,肉身为乳白色,肉质比鳕鱼硬,细腻滑嫩,鱼块中间带有淡黄或淡红的细线,烹调后味道清淡,口感鲜美,入口即化。
油鱼:鱼皮呈棘皮状突起,因为富集油脂,肉质偏黄,解冻后切片充满塑料质感、手感粗糙,烹调后香气四溢,因为体型比鳕鱼小,所以横切面比鳕鱼小,但鱼鳞却比鳕鱼大。
除了看外观,家长买鱼时一定要看包装上标注的生物学名,比如包装上标注太平洋鳕鱼或大西洋鳕鱼、黄线狭鳕、挪威狭鳕那就是真鳕鱼了,如果是银鳕鱼一般会标注南极犬牙鱼(法国银鳕鱼)、裸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