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将222:刘青山、张子善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1年11月24日,河北隆重召开的工作会议进入了第四天。
这次会议,以“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题,地点在当时的河北首府保定,参会人员多达824人。前3天的会议波澜不惊,到了第四天却爆出了炸雷。
天津行署副专员李克才登上讲台,发言直指刘青山、张子善的贪腐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举座皆惊。8月刚刚调任石家庄第一副书记的刘青山,正参加维也纳世界青年和平友好联欢会,但天津代表团的张子善就坐在台下,顿时手足无措,如坐针毡。
很快,上级部门对刘、张二人展开了深入调查,并迅速批准逮捕。河北也将材料上报北京。这两个参加革命20年左右的老同志,为什么会走向不归路?而此时正处于抗美援朝时期,对这样的人,杀还是不杀?
刘青山,1916年出生于河北安国一个贫农家庭,
刘青山从小在博野县南白沙村给地主当长工,15岁参加革命,由徐去甫介绍加入组织。1932年,刘青山参加了“高(阳)蠡(县)暴动”,暴动失败后,和另外18人被抓捕,并被判处死刑。
行刑场地设在南关操场,几个同志陆续牺牲在铡刀底下,一个团总见16岁的刘青山还是个小孩,认为抓错了,一脚把他踹出了死亡队列。刘青山侥幸活了下来,这个死里逃生的经历,并没有吓倒他,反而让他愈挫愈勇,成长为骨干。
1937年,刘青山被选送到抗大,第二年,22岁出任大城县组织部长。1941年,25岁的刘青山任大城县书记,后来又担任冀中河县书记、八地委城工部长等职,可谓风华正茂。
刘青山在敌后根据地工作出色,让日伪军咬牙切齿,甚至悬赏1500大洋要他的人头。但冀中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很好,没有一个乡亲会为了大洋而出卖刘书记。
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展开“五一大扫荡”,刘青山等人转到文安洼坚持斗争,不久调到任河县委书记。1949年,年仅33岁的刘青山任天津地委书记,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
再来看看比刘青山大2岁的张子善,也是从红小鬼成长起来的干部。
张子善是河北深县人,19岁加入组织。1934年因为参加革命运动被捕,在监狱里的3年,参加了绝食、卧轨等斗争,最终在组织营救下出狱。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子善在战斗中不断进步,并在1944年任献县书记,与县长刘凝光在敌后浴血奋战,屡立战功。
在冀中根据地,刘青山和张子善在冀中区书记黄敬的领导下战斗和工作,解放后,又一起到了经济重镇天津。当时,黄克诚、黄敬和黄火青同在天津,被誉为“三黄治天津”。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的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
解放初期的天津,作为15个直辖市之一,远高于南京、青岛、无锡、武汉、重庆、沈阳、广州、哈尔滨等大城市。而大城市的首任市长,不乏开国元勋,像北京叶剑英,天津黄敬,南京刘伯承,上海陈毅,重庆陈锡联。能够担任天津的主要负责人,不论黄敬还是刘、张,都很受组织的器重。
当刘、张二人出事时,作为老上级的天津书记兼市长黄敬最为不安。
思前想后,黄敬还是不忍心自己的两个老部下人头落地,于是通过华北局的薄书记,向主席求情刀下留人,让这两个革命20多年的干部戴罪立功,给刘、张二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薄书记非常为难,因为上级已经明确表态,可以说已经做了最后的决议,求情恐怕不宜再提。然而黄敬不甘心,坚持要“进谏”。当薄书记要陪他去面见主席时,他又不好当面跟主席说,最后还是请薄书记转述了意见。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主席从“杀一儆百”的出发点,断然拒绝了很多人“刀下留人”的建议。当薄书记把主席的话转述给黄敬以后,他再也无话可说了。
刘青山和张子善在天津搭档期间,由于私欲膨胀、迷失自我,从功臣变为罪人。那么,他们一共贪污了多少钱呢?按照当时物价,折算是旧币171亿元,也就是新币171万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笔巨款。
如果大家对枯燥的数字没有印象,不妨对比一下当时十大元帅的工资。1955年授衔以后,元帅的工资是每个月536元左右,一年就是6432元。按此样本简单地测算一下,刘、张二人的贪污款,一位元帅不吃不喝,要攒265年左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青山和张子善走到这一步不是偶然的。
当出任天津地委主要负责人以后,刘、张二人已经完全忘记了革命本色,开始大肆贪腐,就连办公地点也搬到了非常气派的天津杨柳青、占地6000多平米的“津门第一宅”石家大院。
刘青山生活腐败,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用韭菜,但要包出韭菜味儿的饺子。
当然,主席之所以力排众议坚决要“杀”,并不是真的要这两颗人头,而是从坐江山比打江山更难的唯物主义角度着眼,通过杀一儆百,来坚决防范建国后干部被“糖衣炮弹”侵蚀的风险。
第一次判决,最高法院考虑到刘、张二人的特殊身份,在“执行死刑”后面加了一个“或缓期两年执行”的选择项,留了一个回旋余地。主席对此极为重视,指示为了江山,必须对二人予以严惩。刘、张在最后一顿晚餐上,从心里接受了血的教训。
1952年2月10日,经最高法核准,河北人民法院临时法庭在保定体育场对刘青山、张子善进行了公审。现场宣判以后,刘、张二人被押往东关大校场执行死刑。随着两声清脆的枪响,时年36岁的刘青山、38岁的张子善,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让人叹息的是,刘青山16岁那年因参加革命暴动上过一次刑场,死里逃生。20年后,他成为罪人,再一次走上刑场,这次没人能救他了。
主席拿刘青山、张子善的两颗人头,换来了新中国至少20年的清风。
刘青山、张子善被枪决后,有人考虑到,刘青山刚刚参加国际青年联谊会,建议人民日报在公布这一消息时,给“青”字加上三点水,以避免尴尬。主席断然否决,指示实事求是、不要水分。
虽然刘青山、张子善被枪决,但不管主席也好,当地组织也好,对他们的子女颇为照顾。
刘青山留下了3个儿子,大的7岁,中的4岁,小的1岁,每月给予补贴15元。但妻子范勇不堪忍受“贪污犯妻子”的名声,一人改嫁走了。组织上将3个孩子的补贴增加到20元,一直发放到1970年,此时距刘青山被处决已整整18年。
张子善虽然有过两次婚姻,但唯一的孩子幼年夭折,张死后,妻子张玉秀再嫁他人。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