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字画收藏商都是文德路字画市场中较大的专业市场之一 李国辉 摄
在文德路字画街一店铺内,正有顾客在购买画作 李国辉 摄
文/金羊网记者 李妹妍 李国辉实习生 吴爱丹 袁梦菲
制图/黄江霆
午后的文德路,道路两边字画、装裱的招牌琳琅满目,有不少画廊的伙计在店外熟练进行装裱、打包,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梁军山接下了一笔小订单,急匆匆安排伙计去开工;马万霞看了一下上月的销售额,继续在微信上不厌其烦地和合作画家沟通构图和尺寸;杨枝沅则习惯性地铺开一尺宣纸,将笔尖蘸饱墨汁……文德路上,许许多多如他们一般的从业者,正面临着转型的阵痛。
辉煌
全世界都来批发字画
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万方字画收藏商都时,杨枝沅正在自己的画廊里铺开宣纸,提笔构思一幅山水图——生意不太忙的时候,他要求自己保持创作。三年前,他从湖南来到广州,在文德路开起了这间国画画廊。
天气好的日子里,文德路不少商家会把裱画的大桌子搬到店外,直接就在大街上裱起画来。作为画家,杨枝沅喜欢这样的氛围。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广州的市场要大很多,而文德路又是字画集中贸易的地方。几年下来,杨枝沅的画廊生意“还不错”,国画都是他亲手所作,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够卖出10多幅,入账几万元,“听其他人说,以前的生意要比现在好很多。”
上世纪80年代就在此经营国画画廊的梁军山亲历了杨枝沅口中的“以前”。
“那时候街道两边全是做字画生意的,几百米可能有一两百个铺面,从早到晚都有许多工人在打包发货。”他告诉记者,文德路自古就是文人、社会名流雅集之地,80年代以后文德路上经营书画的商铺成行成市,成为广州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商圈、中国外销画的发源地。在他的印象中,1998年前后生意最好做的时候,字画从全国各地汇集而来,在这些数以百计的店铺里装裱后,向世界各地散发而去,“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的批发商都会来文德路采购字画。”
繁华的文德路商圈集聚了琳琅满目的古玩字画店,手绘的国画、书法、油画作品、印刷海报、灯箱画等高中低档装饰艺术品一应俱全。来自珠三角、全国其他省份甚至欧美、东南亚的客人日日穿梭其中买画、裱画、定制画框,若是出得起价钱,熟门熟路的商家还可联系名家特别定制。
压力
铺面租金涨到每平方米1000元
早上九点半,文德路上多数铺面已陆续开张,李美蓉才不紧不慢地拉起“雅赏”的卷帘门。“雅赏”的营业时间是早上9时30分到下午5时30分,这几乎是这条街上的“异类”。但在同行的眼中,已在此苦心经营了30多年的“雅赏”无疑也是这条街最响亮的口碑铺面之一。
“我们只做国画,跟画家订,复制印刷品坚决不做。”李美蓉告诉记者,“雅赏”的优势是数十年的积淀,拥有许多优秀画家资源,但是每一个类别都贵精不贵多。
但这些年字画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她在店里坐了许久,只是偶尔有客人过来询问装裱价格,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她最终接下了这笔150块钱装裱两幅画的生意。
市场的不景气也在李美蓉的预料之中。文德路上一些店铺大量批发复制品和印刷品,薄利多销,成本压得极低。在经营者们看来,文德路产品文化含量较低、书画良莠不齐、经营档次较低,这种种因素都冲击着其作为文化产品集散地的地位,制约着文德路的发展。
但更切身的压力来自逐年上涨的铺面租金。在采访中,不少经营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寸土寸金的文德路,铺面租金最高已经去到800元到1000元钱一平方米。
“8平方的租金就要六千多,30平方要一万九千多,生意怎么做呢?”李美蓉有着深重的忧虑,现在熟客比较多,勉强还能维持运营,“但明年呢?后年呢?”
冲击
互联网抢走了部分客人
吴纯美和马万霞夫妻俩1997年从四川老家出来,在文明路精心经营着一间文房四宝店。2007年因铺面拆迁,他们将生意转移到了文德路。后来他们也经营起了字画生意。
在过去,马万霞时常在全国各地出差,联系画家看作品、下订单。如今,她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和千里之外的画家进行沟通。然而网络的发达也让文德路商家的生意受到冲击。
据媒体早前报道,业界估算,整个文德商圈一年的营业额高达150亿元,。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地文化商品市场的兴起,在马万霞看来,文德路千年老街已渐显“力不从心”。“现在网络发达了,不管是做框还是拿画,客人都直奔厂家源头了,不再需要到广州来淘。”对此,她有着理性的认识。
电商的价格冲击让马万霞最为头疼。每每有客人拿着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到实体店砍价,她都只能赔笑脸解释:“别的租金、人工不说,进货还有运费,按电商的价格卖我还要倒贴钱。”
订单的大幅下滑还来自国内同行的崛起竞争。“现在深圳大芬、义乌相关市场做起来以后,很多客人就近去那些地方进货了。”马万霞说。
出路
打造文化市场和品牌
“家里的字画都在这里买的,我和几个老友不时都来转转。”街坊成叔就住在文德路附近,闲暇时喜欢和老友到此选购字画,“文化氛围是最吸引人的。”
但让他倍感可惜的是,这两年,文德路的店面几度变迁,字画经营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的面包店、便利店和房屋中介所,“这在以前都是没见过的。”
“独木不成林,分散了单打独斗就很难做生意,还是要形成规模市场才好。”吴纯美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文德路的产业聚集效应,做好大规划,把这一片打造成文化市场。
而这也是李美蓉和梁军山的愿景:“再造字画一条街,有规模才有客流,都开了其他的店,字画就被挤出去看不见了。”
尽管商家来来去去,大多数经营者们并不愿轻易离开文德路。
“虽然其他地方也在打造字画街,但文德路的字画文化类产品是最齐全的,既有普通人都能消费得起的中低端书画作品和装饰品画,也有名家名品,覆盖面和聚集度都非常高,这在全国是唯一的。”吴纯美说。
这两年,吴纯美也在思考转型之路,“我如果是今天再创业的话,街边实体店不能再做了,除非有很好的项目,唯一走得远的就是做产品的源头。”他的思路里,做源头要两条腿走路,一部分放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另外在每年的产品展销会上,联系实体店主动供货,“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走长线。”“市场还是很大的,可能未来还是从批发重点转向零售,着力做中高档的品牌产品,打响自己的品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