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清洗油烟机多少钱(各地出现)

发布者:刘原
导读最近,大家应该都刷到过 “ 上门免费清洗油烟机 ” 的视频,而且被曝光的次数越来越多。南宁、三亚、广州等多个的小区,都开始频繁出现这些不明身份的人。视频中,这些人称自己是某某知名品牌的工作人员,可以为

最近,大家应该都刷到过 “ 上门免费清洗油烟机 ” 的视频,而且被曝光的次数越来越多。


南宁、三亚、广州等多个的小区,都开始频繁出现这些不明身份的人。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视频中,这些人称自己是某某知名品牌的工作人员,可以为业主提供 “ 免费清洗油烟机 ” 服务。


奇怪的是,每次业主开门跟他们说不到两句,他们就急着要走,甚至有的时候业主一开门他就 “ 做贼心虚 ” 般跑了。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这不仅让很多网友满脸问号,还让网友萌生了揣测之心,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想都不用想,这些人有 “ 歪心思 ” 是肯定的,哪个正常人会先敲门然后见人就跑?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业主一开门,他们就跑?有2个方面。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第1个方面


“ 上门免费清洗油烟机 ”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只是发生在今年。


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得到曝光。


他们多以 “ 免费 ” 的名义,实行诈骗活动以及推销三无产品,针对的群体是老年人。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为什么看见人就跑?


因为他们看见的是年轻业主,而不是老年业主。


老年人也不会拍摄视频并上传视频,所以在现实中的情况要远比网络曝光的次数多得多。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我说个典型的案例:


2020年10月的某一天,浙江杭州的刘阿姨听到有人敲门,一开门那人就说是 “ 免费清理油烟机”。


刘阿姨以为是社区物业提供的家政服务,想着反正免费不吃亏,就让她进来清理,这个人极其热情,刘阿姨还给他端茶倒水。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清理过半,这个人就开始推销清洁剂,并夸大清洁剂的效果,什么污渍都能除。


本来刘阿姨想着,免费清理都做了,就说买1瓶,这时套路开始了。


“ 我做了好几家了,别人都是两箱三箱的买”


“ 这样吧,你要多买点,我再送你价值1999元的某某产品 ”


“ 你要是用不完,随时可以退 ”


攀比心理、有赠品、还随时能退,就这样刘阿姨一次性花了将近3000元,买了55瓶清洁剂。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试想,就算一年用一瓶,那也得55年啊,离谱了。


刘阿姨后知后觉,感觉不太对,便打了那个人留下的电话,结果那边是空号。


无奈啊。


在现实中,这种 “ 免费清理油烟机 ” 跟 “ 老人保健品 ” 都是一个性质。


“ 免费 ” 以及被夸张后的 “ 产品效果 ” ,都是打开老人心理防线的敲门砖。


喜欢贪小便宜也是他们的通病,他们不懂 “ 免费 ” 其实才是最贵的。


并且,这群人应该都是有团队的、有计划性的、有统一话术的实行诈骗或者推销。


2019年,就有这么一伙人,冒充居委会上门给老人推销三无产品、实行诈骗,最后被警方抓捕,人数居然高达30余人。


所以,看到文章或者视频的朋友,要多多给家里老人沟通做科普。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第2个方面


在我这边有一个词,叫做 “ 抢年 ” ,什么意思呢?


就是年关将近,一些张三李四会乘这个时候 “ 做业绩 ”。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所以,小偷小摸的事情会比平常多,不仅是在小区,在街上也时常发生。


而现在,他们刚好在这个时间段出现。


上述提到,推销的那伙人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那是不是也要提防他们 “ 想做业绩 ” 的行为。


挨家挨户的敲门,是不是也可以变相的理解为 “ 踩点 ” 呢?


他们会不会以这种方式,来确认这房子是否有人呢?


如果是,那最近网络上传播的 “ 免费清理油烟机 ” 的视频,是有点让人后怕的。


各地出现“上门清洗油烟机”!他们目的是什么?事实告诉你要警惕


我昨天就刷到一个视频:


一个业主出远门,当天就有一个陌生人来敲门。


发现没人回应后,便在门把手上塞一张宣传纸,就离开了。


第二天,这个陌生人又来查看了一遍,又离开了。


第三天,对门邻居发现门上的宣传纸好几天没动过,取下后顺便在门口扔了一袋垃圾。


果不其然,晚上那个陌生人来了,但是看见门把上宣传纸不见了,还有一袋垃圾,不假思索的走了。


这个陌生人想干嘛?大家心知肚明。


但要注意的是,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前,都不能成为 “ 证据 ”。


所以,防范于未然才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常言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我是@JUMP李大锤,你对这些人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