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广州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 核心保护范围新建扩建限高12米

发布者:李楠
导读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新建扩建限高12米 ●将骑楼街分为4类进行保护利用 ●状元坊安业里拟打造成“慢行”区域 文/图 金羊网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穗国规宣《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日前已获市政府批复,由市国规委公布施行。从此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有新的规划依据,标志着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广州2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

●核心保护范围新建扩建限高12米

●将骑楼街分为4类进行保护利用

●状元坊安业里拟打造成“慢行”区域

文/图 金羊网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穗国规宣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日前已获市政府批复,由市国规委公布施行。从此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有新的规划依据,标志着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广州26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古代广州乃至中国对外贸易的南大门,是广州古今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见证地。在古代,本地区是广州西壕内港所在地,是广州本地商业萌芽和发展繁荣的地区;近现代,本地区曾经举办“华南土特产物资交流会”,彰显广州重商务实、开放创新的精神。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还是广州岭南建筑艺术的典型范例之一,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街区内拥有全市连续度最高、最精华的骑楼街之一——人民南路,而状元坊等地保留了典型的传统城市肌理,多种典型岭南民居坐落其中;长堤地区的新亚大酒店、南方大厦、粤海关大楼等建筑,代表了近代广州岭南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文化公园的主体建筑如水产馆等,已被评为广州市历史建筑,是新岭南建筑的一系列表现形式。

本次工作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价值挖掘-对象明确-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规划管理落实”的工作思路,保障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内遗产保护与城市特色塑造、活力提升等相关工作之间做到无缝对接,提升规划的实操性。

据悉,保护利用规划公告实施后,由市城乡规划、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执行,联合越秀区、荔湾区两个行政区和多个部门,建立规划管理联动机制,确保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探索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保护。

看点

保护对象由两部分组成

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对象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组成。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环境:珠江、西濠涌、玉带濠等自然与历史水系和公园开敞空间内的古树名木;

不可移动文物:粤海关旧址、广州邮务管理局旧址、南方大厦等8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使用,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得损毁、改建或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建筑:大同酒家等21处历史建筑及线索、谦益银号旧址等传统风貌建筑:84 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

传统街巷:状元坊等13 条传统青石板街巷和41 条传统街巷肌理;人民南路、一德路、大新路、大德路、沿江西路等典型骑楼街的尺度、走向;其他历史环境要素:以人民南路为轴线的古城墙走向;沿江天际线景观、码头、纪念物和标志物等环境要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人民南路、大新路沿线以传统戏服产业为主的特色商业、手工业;大同酒家等老字号和传统商业氛围;以状元坊为中心的岭南名人文化;古今对外交流的开放精神。

珠江沿岸地区纳入建设控制地带

为控制沿江景观和风貌,将沿岸地区纳入建设控制地带。调整后的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40.39 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包括人民南路沿线、沿江西路与西濠二马路之间街区、沿江西路广州邮务管理局旧址及以东地区、文化公园历史建筑群、豆栏上街和平东社区、濠畔清真寺周边等,面积13.46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包括大德路、天成路、一德路、人民南路围合的状元坊社区;仁济西路、仁济路、西濠二马路、人民南路围合的安业里社区;文化公园及西堤二马路以北区域;靖远路以西、沿江西路、西堤二马路围合区域,面积26.93 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新建扩建限高12米

人民南街区内有多条保存完好的骑楼街,将如何保护利用?规划中提出要保护人民南路、一德路、大新路、大德路等骑楼街的骑楼建筑贴线率和建筑界面完整性,并将骑楼街划分为4类:核心保护段、风貌协调段、重点改造段和开发建设段。

人民南路的大部分路段和一德路为核心保护段,重点保护和修缮现存传统骑楼;人民南路北部和大新路南侧路段为风貌协调段,将通过对建筑内部结构的改造调整,更多引入公众开放型的使用功能,从而使街道功能与街区整体功能相协调,激活街区活力;大新路北侧路段为重点改造段,完善多样混合的街区功能,营造尺度宜人、环境优良、特色鲜明的城市环境,提升地块的可识别性和活力性;大德路南侧为开发建设段,对新建建筑进行严格控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等。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维持现状高度不变,新建或扩建的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

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维持现状高度不变,新建或扩建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

严格控制沿江西路的珠江沿岸建筑天际线。

状元坊安业里社区打造“慢行”区域

在设施与环境改善规划方面,最值得期待的是慢行系统的规划:把状元坊、安业里社区打造成为完整的步行区域,合理设置地面铺装、休憩设施和街道家具、引导系统。

同时,增加公交始末站、社会停车场和配套服务设施。

在沿江开敞空间内完善步行道与城市绿道,完善标识牌等设施,对各旅游观光景点进行引导。通过连续步行道将沿江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联系起来。加强步行道与公交换乘点之间的联系。

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全要素数据库

本次规划还建立了广州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全要素数据库,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建档和精准化管理;运用城市设计研究方法,提出基于三维空间的保护与控制引导措施。

本次规划首先针对街区内1705处建筑和81条(段)街巷建立现状数据库,叠加保护要求,对建筑和街巷进行分类保护和控制,形成规划数据库,实现街区的精准化管理。

拟引入“社区规划师”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将由市和区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组建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建立政府引导,政策保证,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机制。

本历史文化街区横跨了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两个行政区,保护涉及文物、规划、建设、国土、房管、园林和环保等多个部门,应建立规划管理联动机制,完善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引入“社区规划师”,引领社区保护与公众参与,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和民间社团的作用。

实施时序

本地区将结合“一江两岸三带”相关规划和城市更新,与社区微改造相结合,实现“点-线-面”的分期保护与开发——

2018年前

加强街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对遭到破坏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抢救性修缮,完善配套设施。选取人民南路典型骑楼建筑,探索保护性建筑活化利用策略。

2020年前

推进状元坊、安业里社区微改造,实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整治环境,完善设施,逐步整合和调整建筑功能,实现业态提升。

2020年以后

通过整合完善全域的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解放人民南高架,并在竖向方面创新设计,实现地区品牌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