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蒋晓红是在去年10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刚好发布一个月。作为一位资深工程师,蒋晓红在接受金羊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对科技创新企业产生的将是“聚合效应”。她说,她有一个“芯片梦”,“如果通过推动《规划》的落实,实现了芯片产业集结以及产业共振,我们有信心在十年之内达到与世界最高技术齐平的水平。”
再见蒋晓红时,已是今年3月5日,谈及梦想,她说,“一切都在既定的航线上走,没有偏离航道。去年广州市提出了‘IAB产业计划’,对于我们来说,更坚定了军民产业融合的道路选择。我的强军梦更加清晰可见。”
为30年前的强军梦持续奋斗
蒋晓红有过26年的军旅生涯。当年报考大学时,理科成绩优异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校的通信专业。作为全军第一届光纤通讯专业的学生,蒋晓红经历和见证了国内通信行业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载波通信到光纤通信的发展。
无论是在研究生阶段,还是在相关系统工作之时,蒋晓红都力求“做到最好”。有人问,为什么可以持续20年全情投入?蒋晓红说,只要有信仰和信念的支撑,就会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找任何理由,“而我的信念就是强军梦”。
2014年,蒋晓红加入通信公司,找到了新的事业坐标。
“换一个环境,也可以做同样的梦。”她说,20多年的军旅生涯,让自己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和行业意识,对强军需求理解得更清晰,对如何创新理解得更准确。“所有的创新,都要解决作战效能,而不是无病呻吟。”
2017年7月30日一早,电视机前,蒋晓红和同事们一起,第一时间观看了朱日和阅兵直播,由她和团队为阅兵提供的军工产品,再次经受住了大漠黄沙、烈日高温的极端环境考验。
“有国才有家,朱日和阅兵展现出的众多先进装备,显示出中国军事科技的长足进步和强大实力。以精干专业为强国强军事业提供保障,军工人矢志不移的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血液。”蒋晓红说。
让自主芯片的事业梦想成真
3月5日的采访中,记者在蒋晓红的办公室里见到一架无人机(见上图),无人机机身下加装的黑色匣子,是海格通信当前正在着力开拓的通讯模块产品。深藏各种通用芯片的模块,能给无人机提供卫星通讯、定位导航等功能。
“这是一个可以在许多民用场景下使用的产品。”蒋晓红介绍道:“除了用在无人机上,通讯模块也能做成手机配件,在没有手机信号的野外,可为驴友的户外活动提供安全保障,也给地震等的抢险救灾提供了一款工作‘利器’。”
蒋晓红说,经过不断完善,无人机上不过10厘米长的小匣子,目前已经被研发人员缩小到火柴盒大小。可蒋晓红还不满意,“我要求团队成员再改进,一个个序列再演算,让模块变得更轻更小更精,最终将模块的功能都做到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的专用芯片里去。”
芯片虽小,却是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国之重器”。在蒋晓红看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带来的芯片产业聚集效应正在呈现,“在做这个事业的过程中,联络优势单位十分重要,芯片工程需要的是一个团队,单枪匹马绝对做不好芯片事业。”
“我们希望在十年之内,达到与世界最强国家齐平的技术水平。”蒋晓红说,广深莞三个城市均有不错的芯片设计团队,海格通信会发挥自身的芯片技术优势,力求打通一条集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创新道路,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地区形成产业共振,让更多芯片新技术、新思维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迅速融合,形成“血脉”贯通的产业群,构筑一条芯片通导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带。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刘云